暉灑自如:大海航行靠舵手 - 周光暉

暉灑自如:大海航行靠舵手 - 周光暉

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話語權及主導權落在美國手中後,複雜的國際形勢不停在變,歐洲經過五六十年代重建及東西歐冷戰後,有智慧及務實的德國人發動了團結的正能量。
七○年代兩位西德總理,布蘭特(Willy Brandt)及日前離世的施密特(Helmut Schmidt),多年鼓吹的經濟增長使德國成為世界三大領先經濟之一。寶馬、奧迪及福士等車廠的規模亦由三流迅速提升至一流。
與此同時,兩位總理亦發動東西德合併統一的Aus Politik。這導致警衞森嚴的柏林圍牆在1990年由德國人親手推倒。東西德這對極窮及極富兄弟團圓後亦經過一段任勞任怨但以大局為重的磨合期,時至今天德國仍然是歐洲第一經濟大國及全球排在美國及中國之後。現任總理默克爾是全球公認務實能幹及爭議性不大出自東德的女強人。
上周在新加坡的習馬會與二次大戰後東西德歷史有若干雷同之處。單從習馬兩位先生見面時的身體語言,顯示兩岸透過中華民族五千年凝聚的文化及共同語言下,是可以在融洽的會議桌上繼續發展。我期望不久將來馬英九先生可步連戰先生的後塵在習近平先生的陪同下到習先生家鄉陝西去皇帝陵拜祭我們的老祖宗。

G20峯會將舉行

從政者的時間真是身不由己,習馬會後僅一周,國家主席風塵僕僕地已到了土耳其參加今年的G20峯會。G20是上世紀七○年代法德主導成立的歐洲共同市場誕生後再加入美國及日本等領先經濟七國成為G7,而再擴充而成的。
在以上的發展過程中,G7亦曾加入了俄羅斯演變成G8,但兩年前因俄羅斯入侵克里米亞引起多國的經濟制裁使G8已名存實亡。
G20作為一個鼓吹經濟增長及開放、輔助發展中國家、促進投資、反保護主意、促進國際社會的融洽及包容性的組織是好事,亦因為各種摧殘性的人為行動,G20近年的議程添加了不少環保、減低排碳、反恐、反洗黑錢、反貪污等敏感課題。
以上的課題都是對的。可是,我近一兩年觀察及強烈感覺是在2008年美歐金融機構連番爆煲及相對引起的財赤後,在G20有話語權的「領先國家」已把他們對金融機構屢管屢犯及跨國機構及高端納稅人的瞞稅避稅行為,將G20用作一個一網打盡的渠道。
美國亦透過雙邊協議先後與多國,包括中國及香港特區,簽署美國的外國賬戶稅務合規法(FATCA),要求簽署國的銀行及財經系統搜集客戶就美國國籍、在美資產及有否繳交美國稅的資料後向監管機構提供並與美國對口提交。
傳統上只是炮製高質素經濟數據預測的經合組織(OECD),亦已就進一步把國際稅務資料的搜集及自動交換作出了建議及指引,而這指引已在去年G20峯會被接納,現正在成員國包括香港特區作諮詢及立法,預計在2017/18年正式生效。本人認為這是G20越位,及嚴重侵犯個人私隱的行為。更可怕的是資料到了壞人手中未知會如何被濫用。
2016年中國將擔任G20的主席,明年峯會在杭州舉行,中國當主席的話語權肯定會增加,但續後議程及策略怎樣定是考功夫的。
移交的職權中亦可能藏有燙手山芋及對公眾利益有害的計時炸彈。

周光暉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