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預設投資策略建議管理費低於0.75%,但收費便宜不代表回報理想。積金局稱,同類型基金10年平均回報約3至4厘,惟難預測新預設基金之回報。業界提醒預設投資策略不設保證回報,未必適合所有計劃成員。
不少人誤以為新預設基金安排有保證回報,惟BCT銀聯集團行政總裁劉嘉時提醒,預設投資策略旨在統一市場預設安排,無承諾設保證回報,更無講明「賺硬」。據了解,預設投資策略未來將設參考回報,若基金表現遠遜於同業,服務供應商須向積金局解釋。
市場上近半預設基金屬保證基金或保守基金等最低風險投資,駿隆強積金行政總裁蕭美鳳指,若由現時預設基金安排過渡至新安排下的混合資產基金,風險將輕微提升,「如果你唔能夠接受蝕錢,可選擇繼續投資保本或保證基金」。
康宏理財強積金業務拓展董事鍾建強指,基於預設基金最多只能投資四成股票,未必切合較能承受風險、供款年期較長的年輕供款人,亦不適合想因應市況自己操盤之成員。
定期檢視基金表現
大部份人覺得距離提取強積金日期太遙遠,對積金投資漠不關心,甚至跌落預設基金也不自知,蕭美鳳指「入職時冇填足整份強積金表格」、「頻頻轉工、賬戶極少供款」、「平時甚少打理積金戶口」人士最高危,建議他們盡快向服務供應商了解個人投資組合。
綜合業界建議,成員可趁機檢視基金組合,定期檢視基金表現最關鍵,可承受較高風險的18至54歲供款人,其股票比例可高達七成,建議選擇環球股、債券基金分散風險,或按市況轉換基金;而55歲起的供款人可逐漸調高持有債券比例,並部署鎖定資金。
■記者黃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