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下周四就教員代表校委舉行選舉,本報昨取得八名候選人的政綱,其中前首席副校王于漸及副校物色委員會委員顏慶雲的政綱內容空泛,僅簡介個人學術及行政背景,隻字不提學術自由、院校自主。首次參選的生物科學學院副教授林文量在政綱內指,大專院校資源不足源於教協的政治壓力,而向中小學教育傾斜;教協副會長兼立法會議員葉建源否定有關說法。
政綱通篇介紹個人背景
綜觀各候選人的政綱,大部份強調捍衞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其中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教授陳祖為及人文學院主任柯天銘(Timothy O'Leary)更提出須檢討校委會的管治。不過,王于漸及顏慶雲的政綱卻無提出具體主張,亦隻字不提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王通篇介紹個人背景,如曾任首席副校、教員代表校委及教資會成員,並以心繫香港及港大結尾。顏稱熟悉港大運作,會確保港大走上正道,又稱對政治興趣不大,但相信在民主社會中,政治關乎妥協(politics is about compromise)。
林文量在政綱中指政府在高等教育投放資源不足,過去五年名義上雖有增加,卻因受到教協的政治壓力,而向中小學界傾斜,間接損害了高等教育界,以至整個香港。
葉建源認為,候選人應表明個人宗旨及價值,否則一旦當選又以保密原則為由拒交代,對選民不公,亦不應迴避學術自由及院校自主。他又回應林文量,指政府的確對教育投放資源不足,但不應將矛盾放在中小學界與高等教育界之間,否認教協對中小學界傾斜。
■記者朱雋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