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首董建華的「團結香港基金」拋出為全港八成人置業方案,令釋放郊野公園用地建屋再成議題。《壹錘定音》主持李慧玲形容「基金」是想用政府資助置業,利誘公眾接受郊野公園起屋。效果如何?兩位過往立場鮮明反對郊野公園建屋的人士,昨晚接受《壹錘》訪問,反應麻麻。
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客座教授林超英認為,基金的報告只是為地產商服務,一味強調置業,卻忽略當今年輕人的價值觀及需要。
林超英條分縷析,認為報告的建議第一段「填海」只是虛招,第二段「改劃土地用途」才是真章,第三段「郊野公園」更是他們所覬覦,中段以後報告就「無心戀戰、求其寫」。
林認為報告輕重錯放,郊野公園不應該是重點。應該先做改劃土地用途、用掉大半個粉嶺哥爾夫球場、新界平原地,還有完全用完棕地,才應開始考慮郊野公園。近市區的郊野公園較多人去,而且土地主要是集水區,若食水受污染,全港將會無食水可用,他批評現時倡議者只看到表面,發展公園的實際成本很高。
林超英批評,該組織是一群數十歲的人用舊價值觀看世界,再決定年輕人需要甚麼。他感嘆何不讓年輕人參與、討論香港的將來。「既然當下所做是為了未來,應該是未來的人提出他需要甚麼」,年輕人不需要豪華生活,反而要時間做回一個人,要有尊嚴的生活,「上樓唔應該係唯一人生目標」。
較早前,董建華反駁該會成員並非老人組織,指平均年齡不是七十歲,而只是五十多歲。
至於特首梁振英形容郊野公園與住屋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林超英認為兩者根本並非對立,更何況桌面上根本不只是「魚與熊掌」,還有「老鼠斑」、「海膽」、「墨魚」及「辣椒」(樓市辣招)。
八成置業改不了樓價「過山車」
中文大學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姚松炎認為,董基金重提置業硬指標,是倒行逆施,與世界潮流脫節。他更指若聯繫匯率不變,即使多了房屋供應,亦無助改變香港樓價「過山車」情況,「為何供應仍未到位,現在樓價現在開始跌?原因是受美國加息訊號影響,所以現在並非單單剛性需求問題,而是實質利率帶動了有多少熱錢流出和流入」。
姚松炎說,如果政府真的不想樓價過高,只要實行房產利得稅,不再容許市民在住房上取得利潤,便馬上杜絕了炒賣。德國年輕人租屋比率佔高達百分之七十七,正是受高利得稅所影響。
香港不缺房屋 何需覓地?
姚松炎又批評再訂置業硬指標隨時令香港步美國次按危機的後塵,「全世界都親身經歷了人為扭曲市場谷高置業率,會導致災難,次按風暴仍歷歷在目,所以之後再無政府會這樣做,但香港卻倒行逆施」。
按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根據統計處,最新推測未來人口增長及現時發展局公佈的資料,未來三十五年落成的房屋數目,將會超過香港住戶對房屋需求。姚松炎反問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又何需發展郊野公園建屋呢?姚松炎參選置富選區區議會,對手是獨立候選人朱慶虹。
■記者羅柏倫、黎千銘
壹錘專區
星期一至五黃昏
6時直播
《壹錘定音》收睇/收聽方法
1:手機App
《蘋果動新聞》手機App右上角有【壹錘定音】icon,一按即聽;按左上角icon,彈出【壹錘定音】選項,一按即睇。
2:網頁
http://www.hammerout.hk/
直播PHONE IN:2992 3333
WhatsApp 留言/報料:9132 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