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R做名校校董會主席期間,全靠學校有筆試及面試(主要考英文),替佢擋住不少生意朋友、社交朋友及親戚之關係,但亦因此得罪不少人。為子女入名校、入大公司、入著名銀行,全世界都係有錢人,有關係人士佔上風,隨時打個電話就掂。睇「華爾街日報」以前爆料,說港交所總裁,前摩根大通中國區主管李小加在摩通內部電郵表示其他人員要好好招呼一位申請人,並且要令佢覺得係經過一番努力,過關斬將先至得到摩根大通一份工。當然係做戲啫,李小加一早知道係乜嘢一回事,你做有影響力人士,可以打個電話俾李小加,幾咁有力呢。摩根大通因招聘中國「富二代」、「官二代」之事,現仍受美國政府調查,好多內部電郵俾美國媒體攞到去爆料,不過摩根大通係有風度過香港大學校委會嘅,冇在美國申請禁制令。洩密是否不道德?要不被他人洩密,最好就係不要做不道德的事情,在電子互聯網世界,有兩個人知道嘅事已經不是秘密、機密。
英國政府有見及此,卡梅倫提出方案,要求各大企業及大學試行新規矩,求職信與求實習信不用寫下名字,只憑號碼,等企業嘅HR不致受到名字嘅影響,「有名字就容易搜尋到上流社會關係網。」左丁山見到呢一段新聞,就覺得牛津出身嘅卡梅倫係一位「堅離地」,唔用姓名喎,咁寫唔寫學校名字呀?一見到牛津劍橋,HR咪又係俾個優先,先過Essex,Bristol!再者,在CV如果寫明自己去過非洲做義工,去過紐約參加學生合唱團,去過邁阿密網球學校受訓,就一定知道係有錢仔女啦,唔通HR專會為銀行揀一啲「百無」嘅學生嚟面試?左丁山做銀行之時香港分行經理來自加州,冇美國東部人咁階級,但不時收到大客仔嘅電話,推薦某某子弟來實習或見工,不勝其煩。經理索性叫左丁山先行screen out呢類人,左丁山諗出一個簡單嘅筆試,全部選擇題,選題來自夏鼎基嘅財政預算案,睇過就知道幾淺,但好多富二代自英美留學回來,全部未睇過夏鼎基演詞,結果肥咗一大批人,令經理省回不少麻煩,至於有冇為銀行帶來客戶流失,就唔知道咯!考試飽受咒罵,但在中國人社會,冇考試一定唔掂,你話中國取消高考改用美國制度去收大學生,大鑊咯,大學校長好容易被guanxi壓到粉身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