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信基:至少取消學術資格

關信基:至少取消學術資格

【本報訊】抄襲(plagiarism)在學術界被視為嚴重過失,根據嶺南大學規例,使用他人的作品時沒有作出恰當引述即屬抄襲,最嚴重的懲罰是取消學籍,但懲處只適用於學生。中外名人因抄襲論文而被褫奪學術資格、甚至丟官下台的個案多不勝數。
中大政治與行政學榮休講座教授關信基指,本港大學對抄襲沒一致「入罪」標準,但抄襲在學術界是極嚴重過失,若是教職員犯罪理應罪加一等,「至少要取消佢個學術資格」,至於是否需降職或革職,則由任職學校的管理層或調查委員會決定,「必須要有懲處,否則點能夠警戒學生或者其他老師呢?」
曾任中大政政系主任的關信基指,論文若有抄襲,指導老師一般在學生答辯前已發現,「如果老師好人,可能鬧佢(學生)一餐,叫佢重新寫過,記兩個大過,或者加個條件,就算(重新撰寫的論文)過到都只會係合格,唔會係優良或者滿意」。若老師「執正」處理,校方會啟動聆訊和調查機制,處罰涉事學生,嚴重者會被取消學籍。

關信基指抄襲在學術界是極嚴重過失。

匈牙利總統因抄襲下台

翻查資料,理大3名教授2012年在國際學術期刊聯合發表一篇約一萬字的論文,其中500字、約5%涉嫌抄自3篇其他學者的論文,翌年被兩名原文作者指控抄襲,學術期刊主編更作出譴責。
2012年,匈牙利總統施密特(Pal Schmitt)同樣因博士論文涉嫌抄襲,被大學取消博士學位,並宣佈辭職。2013年,德國教育部長沙萬(Annette Schavan)因抄襲論文被取消博士頭銜,其後辭職;該國防長古藤貝格也曾因論文抄襲而被取消博士資格,同樣下台收場。
■記者張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