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柏金遜症 危站水管兩小時雙刀男18樓躍下 氣墊保命

患柏金遜症 危站水管兩小時
雙刀男18樓躍下 氣墊保命

【本報訊】患柏金遜症的六旬男子,昨晨在大埔富雅花園18樓住所攀出窗外,手持雙刀危站水管上;消防員接報在地面放置救生氣墊戒備,警方談判專家游說兩小時後,男事主突然縱身躍下,幸剛好跌在氣墊上得以保命。
記者:唐家輝 周鴻熙

墮樓大難不死男子姓黃(60歲),與家人同住富雅花園3座18樓一單位;據稱黃患有柏金遜症,昨晨6時許,其17歲女兒見父親在廚房攀窗企圖跳樓,慌忙報警,警員到場見黃站在外牆水管上,雙手各持一把菜刀揮舞,消防員則在地面置救生氣墊以防萬一。警方談判專家到場在單位內隔窗游說,其間曾向黃遞上一杯水及一個袋。

雙刀男爬出18樓單位的廚房窗外危站(紅圈示)後墮下。

撞斷外牆水管

至早上8時半,黃突然轉身躍下,在場各人見狀失聲驚叫,黃墮下時撞斷部份單位外牆水管,登時噴水有如落雨,黃之後直墮地面的氣墊上,消防員見他不斷呼痛,立即上前首先將他身邊的兩把菜刀及一把剪刀撿走,將他扶落地面交救護員檢驗及送院治理,目前情況穩定。警方正調查黃尋死原因。
英國機械工程師學會院士盧覺強工程師表示,估計事主體重約140磅,以現場大廈18層樓約54米高計算,當時以時速約117公里墮下,跌落氣墊的撞擊力約519磅,消防救生氣墊有足夠承托力。2010年7月,馬鞍山恒安邨便有一名18歲少女從35樓墮下氣墊得以保命。
事主所患的柏金遜症,是一種慢性腦部衰退疾病,本港現約有1萬多名患者,柏金遜症由於腦部內稱作「黑質」的部位出現急劇退化,未能產生足夠多巴胺而引起,多巴胺數目下降,直接影響肌肉活動,阻礙患者的活動能力。
香港柏金遜症會主席陳雲表示,患者須長期服藥控制病情,易有情緒及抑鬱症狀,曾有病友一時想不開自縊身亡。她呼籲患者及其家人如情緒受困,應及早向專業人士求助。
香港柏金遜症會網址: http://www.hkpd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