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太公愛不文 甘當麻甩神

【文化籽】太公愛不文 甘當麻甩神

【文化籽:籽談風月】
In fact, honestly大多數香港人或許跟李國章一樣不大愛看《大公報》,更有傳它將會跟《文匯報》合併,但大家又可記得這曾經熱血的中國百年大報透過文字咆哮,勸過當時在位的慈禧太后撤簾歸政?俱往矣,如今與麻甩族談起,他們更懷念的是名字多了一點的《太公報》。上世紀次文化風起雲湧的八十年代,漫畫人甘小文老早玩先於《100毛》,大灑鹽花、拚命粗鄙,把時事惡搞得淋漓盡致,「柑蕉桔李碌柚」笑爆街頭巷尾,被玩至體無完膚的還有他當時的老闆黃玉郎。昔日少少鹹、多多趣包裝的輝「黃」歲月,早已打包為麻甩的集體回憶。

「香港麻甩佬,邊個唔識咸球?」惡搞鼻祖甘小文談起他一手畫紅的舊同事,一陣奸笑,「咸球退了休嘆緊世界。」由《太公報》1985年刊於《玉郎漫畫》開始,甘小文以其獨特的粗鄙不文,粗口諧音加大量黃色笑話與食字,遊走於漫畫江湖。從此咸球(陳卓球)、白色三角內褲和印度神油,便成為綑綁式「太公三寶」,矇眼堅、黑鬼德、四方果及哨牙珍等等cheap精角色,統統是戲謔他公司各同事,咸球也成為被醜化了幾十年,最備受愛戴的都市悲劇英雄。「公司本身就是社會縮影,會有很多古靈精怪的人,只要你細心留意他們的行為、說話、動作,加以放大便是很好的戲諷材料。」甘小文一貫的鬼馬說。
由「江門一家親」、「奔、走、行」、「包皮特祥」等有味笑話,到不需解釋的「近藤周現」、「查理士褲浪痕」、「弱智浩二」、「依利沙白太郎」等人物,甘小文在單純的八十年代開拓出前無古人的「無厘頭文化」,加甜份量須止於露骨水平,拿揑要有分寸。「多是眼見耳聞得來的靈感,能否躍然紙上全看你是否夠膽,是否要顧及形象,我是向來不顧的。」甘小文展露一副「吹咩?」之惡搞姿態。何止不顧形象?簡直是以下犯上,老闆黃玉郎竟是甘小文第二醜化對象,頻密程度僅次於「咸球」。
「最初不敢的,後來改圖改到連黃玉郎自己都笑,覺得過癮,公司索性把整叠玉郎大帝的相片給我任改,所以當時全公司最多黃玉郎相片的,就是我。」談起這段惡搞光輝歲月,甘小文再提起也過癮地續說:「全港首份最敢言報紙便是《太公報》,它把正常生活的所有都扭曲,變成笑話。」甘小文印象最深刻,某天出書後的午後,他與同事到餐廳與陌生人搭枱吃飯,坐在對面的半圍枱的年輕人拿着《玉郎漫畫》來看,突然有人縱聲大笑。「正是《太公報》刊登『柑蕉桔李碌柚、雁鷲鵰狸獅狒』那期,更重要是,我第一次看到讀者對我作品的即時反應,我們這半圍枱也就在枱底下偷笑。」甘小文說。

甘小文說,八十年代為搵食搞出來的《太公報》原本只畫一期,粗鄙不文加大量黃色笑話竟闖出新血路,成為港漫經典和集體回憶。

甘小文畫風(右圖)以醜出名,但他筆下的矇眼堅、黑鬼德等人物確會令你大笑。

哨牙珍是星光大道24個雕塑之一,是甘小文根據粵語長片常見的女角塑造,性格像港女,周星馳於電影《功夫》中更引入此角,並找來他的舊同學演繹。

經典漫畫人物 化身星爺電影角色

想不到取其諧音《大公報》而衍生的《太公報》的名字,出自另一漫畫怪傑祁文傑神來之筆;更意想不到的是,影響青春期甘小文毒舌發育最深的漫畫,竟然是這本。
「可能那個時代比較保守,《老夫子》只要畫陳小姐穿泳衣,我們都覺得非常性感。」原來,甘小文式老少「鹹」宜,是如此「加甜」煉成的。他的粗鄙與無厘頭甚至受周星馳賞識,《功夫》中的哨牙珍、《行運一條龍》的肥婆四都是甘小文筆下人物,至於《少林足球》更是參考他的《至GOAL無敵》,據知星爺曾約甘小文食飯,徵詢其將經典角色放入電影的意見。
甘小文入行的經歷,也很漫畫,小時因拾到10元買下東方庸的《黑蝙蝠》漫畫看,自此一發不可收拾,他離開玉郎集團後,先後幫過上官小強編繪《金裝壽星仔》及為自由人寫《笑王》,後來更出版過《一本大便》、《廁文化》、《至GOAL無敵》等有味作品,笑傲畫壇。
日本漫畫尺度比香港寬鬆,「H漫」(色情漫畫,「H」是指「HENTAI」,是日語「變態」的英文意譯)要多出位有多出位,外國更有色情漫畫App,但港漫與不良刊物幾乎畫上等號標籤。據黃玉郎憶述,七十年代香港氾濫過拳頭與枕頭的漫畫,直至港府實施《不良刊物條例》打壓,漫畫界決定自律自救,色情漫畫才消失。祁文傑於八十年代中後期於《玉郎漫畫》連載《咸趣花生》,回歸前1995年再結集成書;畫家董培新也曾在報紙上畫「波士」艷情漫畫,加上社會小人物通俗內容;後來更有尺度大膽的《姑爺仔》漫畫。1994年劉定堅等出版超越三級的「色情漫畫」,港府於是修訂法例,規限「二級漫畫」須以不透明膠袋包裝後始可出售,再一次令港漫的社會形象跌進谷底。1995年黃玉郎發起成立關注小組,支持政府管制三級漫畫。2011年,牛佬曾在《爽報》畫「至喪檔案」,以香港奇情案件作藍本,首輯漫畫《孽緣》便有男女床上交歡劇情,被投訴為「色情漫畫」要求停止刊載,成為極具爭議性事件。

甘小文舊同事咸球(左下)成了「太公之寶」,對方最初被惡搞很嬲,後來麻木了,不見自己被玩反而不開心,咸球的陳年證件照片常被惡搞。右下為黃玉郎。

現在社會膠人膠事甚多,讓甘小文的取材用之不盡。上月的黑絲尼姑假結婚事件,他亦在報刊畫兩格漫畫戲謔一番。多年來,他的幽默作風始終如一。

甘小文將於年內出版新書《大神們的武林》,繼續惡搞到世界終結時。

籌備兩年 新書繼續惡搞新世代

活塞男、佛光街野戰、殘廁繾綣、尼姑結婚,問甘小文如今世代情色題材會否比以前更多?「氾濫。」他說,以前題材全部從報紙而來,報紙都是正經的,要透過筆觸和腦袋將情節幽默化,現在社會膠人膠事滿佈,題材瀉地。「現在是社會太壓逼,令發洩的人創作力旺盛,以前是我去壓逼身邊的人。」
作為一位要求突破自己的創作人,他不甘一味的緬懷過去,在紙媒低迷的當下,他繼續在報刊有「地盤」,籌備兩年出的新書《大神們的武林》亦快將推出,繼續粗鄙加粗口惡搞新世代。「八十年代有《太公報》,十多年前有《至GOAL無敵》,今日我有甚麼?我深信現在再寫《太公報》不會一樣受歡迎,因為已缺乏當年情懷與感覺,創新突破才是出路。」的確,甘小文當年的三級水平在社會並冇太大問題,若換作今天,一定引來無限衞道之士投訴。

《廁文化》和《一本大便》是另一粗鄙創作。

「柑蕉桔李碌柚 雁鷲鵰狸獅狒」有傳是出自簡而清手筆,卻由甘小文在《太公報》一登發揚光大,30年後仍然是不文經典。

記者:鄭天儀
攝影:潘志恆、鄧鴻欣
編輯:謝慧珊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