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衰弱(frailty)是指長者在沒有明顯原因下,出現活動能力欠佳、行動緩慢、肌肉無力、消瘦及疲倦等症狀,嚴重者可因不良反應需住院,又或跌倒,甚至死亡,稱為「老年衰弱綜合症」(frailty syndrome),估計約10%年屆75歲以上長者受此影響。
西醫之言:
西醫主要從疾病概念出發,但近年醫學界逐漸意識到,無論長者是否受慢性疾病困擾,自理能力都可在沒有明顯原因下衰退,引發老年衰弱綜合症。要識別患者可藉簡單的問卷或一系列血液測試等方法,得知長者是否患病。
由於患者在面對疾病本身、接受藥物和手術等治療的反應時,都可與正常的同齡長者大相逕庭,因此治療方案設計應更個人化,並嚴密監察病情進展。要改善老年衰弱,一般可透過適量運動,增加蛋白質攝取,配合藥物調整,減低藥物對患者的負擔等,以助逆轉病情。
中醫之言:
早在一千年前的《黃帝內經》中,中醫已意識到人體可隨年齡增長而不斷虛衰,由於氣機的盛衰乃靠肝、脾、肺、腎所滋生不息,肝精不固,目眩無光;脾精不堅,齒發脫落;肺精不交,肌肉消瘦;腎精不固,神氣減少,故此改善老年衰弱的關鍵在於滋補脾腎及注意肝肺。
中醫提倡各種養生之道,如五色入餞、五行飲食法等,民間智慧更將此融會於日常生活中,透過太極、氣功及呼吸訓練等,改善年老虛弱,良好療效更使這些療法遠播至美國。針對老年衰弱綜合症,中大將開展一項相關臨床研究,為體虛長者作體質分類,設計標準的養生守則,並配合西醫的評估及治療,期望為這些長者有效管理疾病,提升身體機能。
隔周三刊出
撰文: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郭志銳教授
中大醫學院香港中西醫結合醫學研究所助理教授黃韻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