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經常提醒大家要為退休打算,但原來儲蓄也會惹禍。年過七十身患糖尿病、白內障的王伯,省吃儉用想儲個救命錢傍身最終卻超出綜援的資產上限一萬多元,正面臨被罰要「倒貼」最多十萬。王伯感嘆政府政策矛盾:「財爺派糖,社署收糖!」
他期望可以將近幾年財爺多次派的糖,總共萬多元,全部歸還庫房,解決問題,但現實卻複雜得多,除了馬上失去領綜援資格,社署甚至追討他過去兩年領取的綜援金額。
王伯昨天接受《壹錘定音》訪問時解釋,自己一直不知道綜援資產上限,儲錢是因為缺乏安全感,「有時要些錢傍身,例如遇上意外,始終多個錢感覺較踏實」。
其實,撇除公屋租金,王伯每月只可領取約3,200元綜援金,即平均每日用100元,衣食住行樣樣都要靠這100元。王伯每天支出僅幾十元,「我每天到街市用30元買些豬肉和一些菜,這樣就可以吃一天,其餘的我都會儲下」。
過去十多年,王伯用這種慳儉的方式過活,再加上早前政府派的6,000元、綜援雙糧和三糧,積蓄了6萬元,超過綜援上限的4萬多元。「我一直都不知道綜援上限幾多,加上我早前又患上白內障,入過醫院,存摺跌過落水,看不清楚實際銀碼……」上月3年一度向社署申報資產,他如實交上資料,才知已超越資產上限。
一直幫助王伯的葵青區議員尹兆堅表示制度荒謬,「他不是一個欺騙政府的長者,他只是『慳自己』,越不用錢的長者就越給你罰錢,反而最後卻誤墮這個陷阱,賠了王伯所有的『身家』都不足夠」。
超額一萬 社署倒追十萬
政府要求王伯繳還過去兩年的綜援金額,總數高達十萬,尹兆堅希望社署可以運用酌情權,但一直不得要領,「我之前嘗試和分區專員談過,但他之後又將案件交還他的下屬處理,他們一直都以政策規例作回應,但之前社署在面對同類型的情況,都有運用酌情權,為何這次不能?」
慧玲認為,一個老人家死慳死抵結果卻因超出綜援資產上限要被罰,任何合理和有同情心的社會都不可能接受,也不會是財爺派糖原意。她期望政府不要對民間疾苦視而不見,應酌情處理。
■記者黎千銘
王䓪鳴有殺傷力
前晚又有港大校委會會議聲帶流出,主角是王䓪鳴。雖然坊間普遍認為王發言沒有李國章、紀文鳳「離譜」,但慧玲提醒,如果留意王的特殊身份,她對陳文敏的評價難免令人不寒而慄。
王䓪鳴自稱與陳文敏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是同班同學,相識多年,但在會議上卻指摘陳文敏具強烈政治取向。慧玲說,陳文敏一直在大學教書,論政治取向強烈怎及做過兩局議員的王䓪鳴?以王、陳交情,她不可能不清楚陳的為人,但卻在會議上加入聲討行動,「令我想起文革有些人出賣朋友、有些人出賣家人」。慧玲認為王發言對陳文敏殺傷力可能較李、紀大,因為陳會對朋友失望。
壹錘專區
星期一至五黃昏
6時直播
《壹錘定音》收睇/收聽方法
1:手機App
《蘋果動新聞》手機App右上角有【壹錘定音】icon,一按即聽;按左上角icon,彈出【壹錘定音】選項,一按即睇。
2:網頁
http://www.hammerout.hk/
直播PHONE IN:2992 3333
WhatsApp 留言/報料:9132 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