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港人制定退休計劃意識薄弱,友邦強積金調查顯示,有三成在職港人退休準備被評為「不合格」,其理想與實際退休金額相差130萬元,需延遲11年(即76歲)才能正式退休。
有關調查於今年8月進行,透過網上問卷及面對面形式,訪問共1,110名年齡介乎18至65歲、最少有一個強積金戶口的港人。友邦透過調查結果計算出港人的退休準備水平,稱為「退休商數」(Retirement quotient,簡稱RQ),最高值為100分,但港人平均退休商數僅得63分。
當中有30%受訪者得分少於55分,即屬不合格,原因之一為在職家長「忙」着為子女,而忽略個人退休計劃,當中近六成人未有向專業理財顧問尋求協助。
家長不願減子女學習開支
有香港父母被稱為「怪獸家長」,尤其重視子女學習及興趣培養。調查發現,有九成受訪家長稱投放於子女學習及興趣的開支,較投放於自己退休儲蓄為多,即使自己入不敷支,亦只會向自己的個人使費「開刀」,甚至選擇借錢度日,也不希望減少子女課外活動。
另一個低RQ成因,是社會借錢風氣日趨普遍,近九成人認為借錢比賺錢或儲蓄容易,並同意傾向即時享樂多於為未來作打算。友邦強積金行政總裁馮裕祺建議,港人應適當使用信用卡,切忌只還最低還款額(Min-pay),應量入為出,儘量避免分期付款,並養成記賬習慣,以「50%、20%、30%定律」就儲蓄、必要開支、個人消費分配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