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籽】突破商場模式 從雞地出發 覓風味小店

【飲食籽】突破商場模式 從雞地出發 覓風味小店

【飲食籽:搵食地圖】
昔日山長水遠入元朗搵食,去大榮華飲茶、B仔嘆涼粉,恆香買老婆餅,再去好到底掃蝦子麵。到今日,老婆餅、大榮華都不再是元朗獨有風味,西鐵、千色廣場、YOHO town、沒完沒了的大型屋苑、豪宅別墅進駐元朗,元朗變得跟香港九龍一樣,風味小店要挖要鑽才找到。幸得元朗街坊在連鎖食店之間左穿右插,搜刮出一張元朗獨有、僅此一家的風味食店地圖。

新派滬菜 脆食蟹粉飯焦

袁寶雯(Mandy)在元朗生活了六、七年,雖然並非從小在這裏長大,算不上徹頭徹尾的「元朗人」,卻正正在這幾年間,見證着元朗新舊食店不斷交替,新店越來越多。喜歡發掘隱世食店的她說:「如果找到一間對自己口味的、會令自己經常去吃的,會很有滿足感。」
所謂大隱隱於市,這日Mandy帶我來到人稱「雞地」的鳳翔路附近覓食。「雞地」之名,源於六十至八十年代,這兒曾是買賣雞鴨家禽的集中地,想不到數十年後,「雞地」仍然是搵食的好地方。滿街食肆,一心以為Mandy會走進其中一間,她卻偏偏走到一間門面細細,還要上一大段樓梯的樓上食店,Mandy解釋:「元朗很少做上海菜的店,最近發現了這間中菜館,菜式頗特別,所以想來試試。」

Mandy Yuen◎專業化妝師,搬入元朗六年多◎喜歡探索元朗,發掘隱世食店

小籠包內藏鮑魚花膠

「做中菜要有廚房又要有點心部,加上中菜通常都是一家人、一班朋友來吃,店舖面積一定要夠大。」老闆梁家傑(Don)說。Don以前在九龍開食店,但見元朗租金比九龍便宜,食店也越趨多元化,於是便決定在元朗開一間主打京菜、滬菜及川菜的餐館。但要找一間面積夠大的地舖並不容易,「除非是商場舖位,但商場租貴,而且只會租給連鎖食店,我們這些獨立經營的小店其實很辛苦。」Don無奈地說。

石鍋花膠鮑魚燉小籠 $78
湯底以花膠、鮑魚、老雞、花菇、金華火腿等熬成,小籠包餡料豐富,肉嫩味鮮,而且石鍋傳熱保溫,使小籠包不會因為太快冷了而不好吃。

店舖開張三個月了,但不少住在附近的食客也是第一次幫襯,Don於是將傳統的上海菜加點新意,希望吸引更多街坊。他端來幾個石鍋菜式,着我們趁熱品嚐,先是石鍋小籠包,湯仍翻滾着,小心翼翼地咬一小口,以為會燙嘴,實則溫度剛好,餡料除了豬肉竟然還有鮑魚花膠,肉嫰味鮮;再來石鍋蟹粉炒飯,鋪在面層的蟹粉竟然有近一吋厚,入口時有蟹粉香,也有飯焦香,而且蟹粉油多,飯焦不會黏着石鍋刮不掉,脆得像吃沾滿蟹粉的米通。用石鍋上菜是噱頭,只怪香港人愛相機食先,但難得外貌夠精緻,也能兼顧菜式的味道、溫度與口感,「沒辦法,元朗太多食店了,我們在樓上已經輸蝕,若不創些花巧菜式,根本吸引不到人留意。」用心、落足本、有創意,或許這就是元朗小店的生存之道,也是它們經常能帶給大家驚喜的原因。

A. 京滬村
元朗鳳攸南街9號好順利大廈1座1樓2號舖

石鍋鮮蟹粉蛋炒飯 $88
石鍋邊的炒飯變成飯焦,加上蟹粉多油,不會令飯焦過燶,感覺像吃蟹粉米通,口感過癮。

北京填鴨(一食) $328
填鴨體形偏肥較大,而且肉多又嫰,最好提早一日預訂。

拍拖勝地 第一代特色店

現在走在元朗,就像走在旺角一樣,人流多,而且滿街都是形形式式的食店。Homey Café在五年前開業,可謂是元朗第一代的特色小店,當時莫說是炸魚薯條漢堡包,那美式風格的紅磚牆、落地玻璃木摺門,都足以帶給元朗街坊不少驚喜,「我很喜歡到這裏的,因為覺得元朗多數都是一些不着重裝潢的小店、老店,很少有裝潢這麼漂亮的食店,很適合情侶拍拖啊。」Mandy笑說。

留住客人 唔敢加價

店舖小小,也是家庭式經營,老闆娘Janet見到Mandy時都話好面善,熱情地遞了個溶溶爛爛的餐牌問我們想吃甚麼,「兩年沒加過價了,所以餐牌也沒換過,趁現在還承受得起時就回饋街坊吧。」老闆葉紹宏說。不加價,也是怕客人不回頭,從前也會覺得炸魚薯條新奇,到今天早已不是新鮮事,「競爭很大,周圍變化得很快,幾年來前後幾條街都換了幾次店。」但見下午茶時段仍有不少顧客咬着漢堡、嘆着特色飲品,享受片刻難得的休閒,對他們來說,小店可能就如女孩子般,新認識的那個有新鮮感,但始終對久了的那個有份情。

B. Homey Café
元朗西菁街23號富達廣場地下15-16號舖

煙肉芝士牛肉漢堡 $68
手打牛肉非常多汁,咬下時肉汁四濺,漢堡本身不加任何醬汁,盡量讓人嚐出漢堡的原味。

炸魚薯條 $98
跟足傳統英式做法,用啤酒漿炸,夠薄夠脆身,魚肉也結實多汁;薯條亦做到外脆內軟。

原條烤焗豬仔肋骨 半份$88
店內大部份菜式都是即叫即製,豬肋骨預先燜兩小時,落單後才即焗30分鐘,燒烤醬汁很惹味。

日菜總廚轉賣牛腩 認真攞滿分

最後,Mandy選擇帶我去食一碗清湯腩,結束這天的元朗的覓食之旅,「但我最喜歡的不是這裏的牛腩,而是炸魚片米,這裏的魚片即點即炸,脹卜卜跟外面的很不同,一定要試!」Mandy邊催促我快吃新鮮炸起的魚片,自己已先夾了一塊放進嘴裏。
以為貴價食材才好吃?錯;以為貴價食材才需要認真處理?更錯!「我現在50多歲了,但每朝七點就回店燜牛腩、腩汁,每天至少120斤牛腩。腩汁也一定要每天新鮮熬,新鮮牛腩為何要用舊腩汁?」王榮光(光師傅)曾經在香格里拉酒店內的日本餐廳當總廚,對食材有份執着,大至一幅牛腩,小至一粒雞球,他都要思考、研究怎樣才能做到最好吃。麵店開業有九年了,他差不多每年都會改良烹調方法,並寫下材料變化作紀錄,「可能現在養牛方法不同了,膻味濃了,那也要再研究怎樣用材料配搭,不可能繼續用幾十年前的配方跟着做。」嚐一口這碗花足100分心機做的牛坑腩,肉腍而有咬口,牛味很濃,再呷一口清湯,鮮甜醇厚的牛味久久不散。小店就是有這樣好,這份心機,在連鎖食店中很難找得到的。

C. 傳麵世家
元朗合財街26-28號興隆樓地下

淨清湯腩(大)$100
新鮮牛腩,每朝即燜,腩汁亦是新鮮熬製,絕不用舊腩汁,牛腩相當鬆軟。

炸魚片頭米粉 $24
魚片頭即叫即炸,四邊金黃脹卜卜,Mandy最愛!

元朗趨中產 食肆越高級

2012年貧窮率最高的三區依次是觀塘(19.1%)、深水埗(18.8%)、黃大仙(18.7%),然後是元朗(18.6%),但政府公佈的《2014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裏,元朗的貧窮率竟在兩年間跌至14.8%,是貧窮率跌幅最大的一區。大型私人住宅的建成與入伙,令不少中產進駐元朗。2003年香港經歷SARS,經濟不景氣,政府統計處資料顯示該年元朗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2,500;隨着第二期YOHO Midtown於2010年10月入伙,2011年元朗住戶的每月收入中位數升至$20,000。其後,不少大型私人住宅如尚悅等落成,為迎合高消費力的中產,未來或會有更多高檔食肆進駐元朗。

*資料來源:按區議會分區劃分的人口及住戶統計資料(政府統計處)、2014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2012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

記者:黃子卓
攝影:許先煜
編輯:黃仲兒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