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淡市少成交,偏離市價的離奇成交價容易擾亂市場資訊,近期屢現青衣盈翠半島樓王平市價三成、深井碧堤半島低市價五成等平價交易遊走網絡世界資訊,然而離奇低價成交價,多為內部轉讓,沒參考性。業界建議,買賣雙方認購物業時,宜先查冊及估價,並綜合多宗成交作比較。
記者:陳家雄 陳東陽 朱連峰
昨日有網民在討論區以「盈翠三房實呎775,喪劈至750萬元成交」為題引起關注,記者追查下,盈翠半島2座高層D室,實用767方呎,上月初以750萬元易手,呎價9,778元。比較中銀及滙豐對上述單位網上估值分別1,090萬元及1,076萬元,相差逾30%。同類單位現市價達1,100萬元,今次成交低市價足32%。若比較屋苑平均呎價12,555元,亦低約22%。
盈翠碧堤超低價易手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Chan Koon Biu及Chong Mui Sum在1999年11月以486.8萬元買入單位,今年10月轉讓予王容錦及陳雪梅。雖然原業主及新買家姓名關鏈性不大,但據悉單位未曾委託任何代理放盤,有理由相信交易屬內部轉讓,即原業主將單位轉售予親屬或好友。
記者昨午到上述單位求證是否內部轉讓,從外觀看,單位窗戶打開,有衣物掛於窗台,料有人居住,遂至住客大堂嘗試透過對話機聯絡業主,惟無人應機。
深井碧堤半島8座高層F室,上月初以280萬元低市價五成易手,極度驚嚇。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原業主朱氏及蕭氏06年聯合以215萬元買入,今年10月「分契」,單位業權全歸朱氏名下,成交價280萬元。
買賣雙方宜先行估價
中大經濟學副教授莊太量表示,業主沒理由整冧個價,除私人理由,相信為減少稅款及向銀行承造較大成數按揭。以上述盈翠為例,成交價750萬元及市價1,100萬元計,稅款相差13萬元,4成首期計亦相差140萬元。對於有人在網絡發放偏離市價消息,他認為,如果是股市,「咁係造市,但樓市就冇辦法!」不過全港計,成交眾多,無理由一單成交可整冧個市。業界人士認為,買賣雙方在入市及沽貨前,宜參考多宗同類單位成交價,以及委聘銀行估價,以掌握物業市值。
另大角嘴帝峰.皇殿2座頂層B室特色戶,上月1,900萬元易手,原業主2011年2,030.8萬元購入,連稅款,損手最少206萬元,為屋苑今年首宗蝕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