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筍價獲地興建 參觀名額違諾減半 車場變演講廳 慈山寺涉違地契

李嘉誠筍價獲地興建 參觀名額違諾減半 
車場變演講廳 慈山寺涉違地契

由首富李嘉誠斥資15億元,號稱「為港人而建」的大埔慈山寺,自今年4月開放後,每日只供400個名額予公眾預約入內參觀,較最初承諾大減近半。《蘋果》調查更發現,寺方涉嫌非法將室內停車場改作演講廳,涉嫌違反地契;另一方面又以停車場太小為由,禁止參觀市民入內泊車。部份參觀人士惟有將私家車停泊在寺外馬路旁,令交通受阻。慈山寺表示附近交通流暢,但無回應停車場涉違反地契問題。
記者:梁御和

慈山寺內上層停車場地上的泊車劃線清晰可見,惟車場部份空間被改裝成演講廳。許頌明攝

慈山寺由長和主席李嘉誠大力支持的正覺蓮社申請興建,項目總面積達50萬方呎,於2008年獲政府以超筍價7,121萬元批地,相等於每呎地價只需140元。項目獲批前曾引起區內反對,擔心會變成旅遊景點增加交通負荷,亦質疑會否變成私人寺廟。已故的正覺蓮社創辦人覺光法師當時曾親自到大埔區議會游說議員支持,承諾寺廟落成後會每日預留700至1,000個名額開放予公眾;又稱寺內已預留充足停車位,駕駛者不需沿路等候,不會阻塞道路。

保安拒市民入內泊車

不過,該寺至今年4月正式開放後,寺方卻稱要保持寺廟清幽,將名額大減至400人。市民預約情況相當熱烈,近1個月的名額也全數爆滿,要每日早上8時登入該寺網站,才有機會「搶」到1個月後的名額。
記者日前以市民身份預約參觀,當日按時駕車前往慈山寺,但至寺前就被保安截停。記者表明已經預約,也在一星期前多次致電及電郵欲預留車位,惟一直未獲回覆。
保安則稱停車場太小,不會開放公眾。現場所見,短短10分鐘已有多個市民駕車到寺,同樣被拒入內,寺前的馬路邊則泊滿私家車,交通不時受阻。
翻查慈山寺地契,當中訂明寺方需預留110個私家車位及13個旅遊巴泊車位,供訪客及獲邀人士使用;該寺建築圖則顯示,寺內設有兩層停車場,車位數量恰好符合要求。
不過,記者在慈山寺的停車場發現,其上層停車場根本不作泊車之用,反而加裝了多塊圍板及座椅,改作演講廳;地上的泊車劃線仍清晰可見。下層停車場則只泊有20多架私家車。記者在慈山寺的網上影片發現,寺方在去年舉辦青年夏令營及法會活動,當時的停車場已被改裝,供參加者聽講座及進行集體活動,明顯違反了地契規定。
民間團體土地監察主席李永達指,建寺前地政署及運輸署必定評估過當區交通狀況,才訂立車位數量等地契要求,「地契預咗佢(慈山寺)要有充足車位容納訪客私家車,唔會搞到啲車泊晒出街,預咗佢會用到盡(車位)。」他又指,如現時因寺方拒絕訪客入內泊車,影響附近交通,便可向相關部門投訴,以執行地契條款。

寺方:車位供殘障者用

慈山寺接受查詢時,只稱停車場僅供傷殘人士及長者等車輛使用,未有回應停車場涉嫌違反地契的問題;又指該寺自開放後已接待15.5萬人,附近交通尚算流暢,有關安排是平衡區內交通負荷。
地政總署未有回應慈山寺停車場被改作泊車以外用途有否違反地契的問題,只稱停車場內的私家車及旅遊巴士泊位數目符合地契要求,慈山寺已獲發入伙紙,大埔地政處正處理其滿意紙申請,月內將根據所涉地契條款進行審核。該署又指訪客需向寺方預約登記才可使用車位的安排已獲運輸署批准。

慈山寺項目總面積50萬平方呎,寺方以保持清幽為由每日僅供400巿民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