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巧反拙】
愛的反面,可以是一生的傷害。臨床心理學家郭韡韡指,不少父母過度關注子女的學業成績,用恐嚇的育兒方式操控小孩,例如斥責「再唔聽話就踢你出街」,或者質問兒女「點解咁蠢」,或會令兒童有災難性思考,令他們把學業問題與人生掛鈎,後果有機會很嚴重,「小朋友仲未識轉彎,好容易諗嘢負面,走去做儍事」。
應灌輸正面人生態度
郭韡韡指,若親子關係良好,兒童普遍很少出現焦慮症狀,但近年不少家長愛子如命,用錯誤方法與孩子相處。郭形容這類家長用愛去操控子女,「有家長會問小朋友:『點解我咁用心教你,你成績都咁差?』」或者直接對孩童「黑面」。郭指,有學童因此出現無自信、感內疚不安等負面思考模式,或直接將問題災難化,「有小朋友會以為考唔好個試,成個人生就咁玩完」。
郭強調,學童的思考方式與情緒健康有莫大關係,而懂得正面思考的學童,焦慮狀況越少。她認為,家長不宜斥責學童,反而應該與子女就問題討論、分析,紓解他們內心的不安,培養樂觀、正面的人生態度。
■記者廖梓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