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的思維方式,仍然停留在黨國的戒嚴時代。縱然他們已經接受民主洗禮,卻還是無法與台灣社會一起改變。這說明了為甚麼這次馬習會遭到年輕世代的憤怒抗議,也證明了國民黨的國家觀念完全落伍了。
從去年三一八太陽花學運的崛起,就足夠顯示馬政府已經與台灣社會脫節。馬政府將近八年來牢牢與財團結合起來,造成了社會的不公不義。台灣與中國建立起來的兩岸關係,一言以蔽之,就只是國共關係而已。他們的相互結盟,為的是讓兩岸財團結盟更加鞏固。這次突然安排了馬習會,一方面固然是中國正在面臨南海局勢的危機,一方面習近平也預見到這次台灣選舉國民黨的頹勢。在一切太遲之前,終於不能不打出馬習會的牌局。
去年國民黨企圖以黑箱方式在立法院通過服貿協定,立即引燃了年輕世代的全面憤怒。這是一九八○年代後出生的新世代,他們從來沒有戒嚴文化的記憶,當然對於中國也完全沒有感情。所以馬英九為了討好北京時,他們立即感受到經濟上所帶來的壓迫。經過金融海嘯之後,馬政府把就業青年的薪資訂在兩萬兩千元新台幣,就是明顯站在資本家的立場。他們畢業後,馬上嘗到被剝削的滋味。更慘的是,金融危機過後,台灣的GDP逐年成長,但是年輕人的薪資仍然停留在22K。如果服貿協定通過,他們被壓榨的情況還會繼續惡化。
太陽花學運,標誌着台灣公民運動的一個分水嶺。從此以後,它變成台灣民主運動不可分割的一部份。這樣的形勢發展,很快就在去年十一月的九合一選舉開花結果。國民黨遭逢了前所未有的慘敗,除了中央山脈縣份與外島馬祖之外,全部都翻盤變成綠色陣營的版圖。太陽花世代成為眾所矚目的新興政治勢力,使台灣青年早熟地投入選舉的角逐。國民黨一直活在慘敗的陰影裏,他們想要急速扳回一城。但是沒有想到,國民黨的總統候選人卻陷入「柱下朱上」的鬧劇,使整個選情始終無法回到正常狀態。
沒強調民主屬失策
在最混亂之際,正好給北京出手一個最好的時機。習近平從來都是拒斥馬習會,他寧可接見連戰、宋楚瑜、吳伯雄、朱立倫,對馬英九一直都是視而不見。當假想敵處在最弱的狀態,也正是北京獲得予取予求的優勢。這次習近平邀請馬英九在新加坡會面,幾乎就是上駟對下駟的一種召見,果然馬英九很快就欣然答應。馬英九的行前記者招待會,他的神情簡直是手舞足蹈,好像這是他歷史定位的最佳契機。他公開羞辱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彷彿馬習會已經勝利在望。
但是,在新加坡的兩位領導人見面時,馬英九的演出只能以荒腔走板來形容。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他引述《中華民國憲法》來強調反對「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來附和習近平的「一個中國」的立場。他完全沒有彰顯國民黨所宣稱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是一面倒向北京的一個中國傾斜。不僅如此,他不但沒有向習近平抗議在中國沿海部署的1,500枚導彈,還為他傳話說:「習近平表示,導彈是整體部署,不是針對台灣。」他全然失去了台灣總統的高度,搖身變成北京的宣達團。國防部在今年八月公佈《2015年中共軍力報告書》特別指出,中共在沿海部署1,500枚導彈朝向台灣。這項軍事訊息,果然還是被馬英九拆解。
馬英九的最大失策,莫過於沒有強調台灣的民主生活方式。這正是台灣社會的優勢,也是台灣年輕世代引以為傲的政治特質。馬英九與一位專制獨裁的領袖見面時,顯然沒有做任何家庭作業,也沒有好好研究前來會談的對方代表。北京方面有備而來,無論是參加人員的陣容,或是所準備的議題,遠遠超過馬英九代表團。馬英九的所言所為,背離了台灣社會的期待,也更加背離年輕世代的願望。在明年初選舉中,大約有一百餘萬的首投族。他們的力量已經在去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展現出來。今年他們的動員力量,可以預期是更加積極活潑,對於選戰結果一定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效果。
陳芳明
台灣政治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