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沙龍】Art Taipei落幕 執行長:優質藝術品屢破紀錄

【藝文沙龍】Art Taipei落幕 執行長:優質藝術品屢破紀錄

環球經濟波動,同時影響藝術消費,藝博會又怎能獨善其身?王焜生說:「開幕前大家也擔心反應,但最終反應出奇地比預期好,例如大會售出四幅丁雄泉作品,總金額超過千萬元台幣。」他認為經濟逆轉對真正並具實力的藏家影響不大,從拍賣市場可見,縱使整體銷售總額下跌,但個別優質藝術品的成交價仍屢破紀錄。

王焜生早陣子根據歐美媒體非正式的統計,每年全世界的當代藝術博會大大小小加起來超過兩百個以上,如此龐大的數字顯示了諸多不同層面的意義與現象:藝術不再只是文化發展的顯性表徵,同時具有經濟上的指標意義,經濟發展越好的國家或地區,藝術博覽會相對的規模也發展得越來越大,甚至跨國經營,成為新的資本主義市場運作模式。他指出,當今的藝博會已脫離純粹交易平台的功能,還有引發討論、交流、互換觀念的空間。

Art Taipei執行長王焜生指,藝博會一如往常有老中青三代重要本土藝廊坐鎮,國際知名畫廊與本地畫廊;傳統與前衞並駕齊驅。

今年Art Taipei擴大至世貿一館全數空間,使參觀者與展商皆能擁有最為舒適的觀展及參展經驗。

於英國及德國專研歐洲現代與當代藝術史及理論的王焜生,過往的工作經驗主要來自美術館,與藝博會的存在方針大相逕庭。對此他回應說,他個人面對的挑戰,是帶領有廿多年歷史的Art Taipei品牌,從美術館與畫廊之間找出路。「希望參觀人士從Art Taipei看到畫廊狀況和特色,我們看重資深藏家,更重視分享年輕藏家的經驗。」他續指,希望通過藝博會,「見到年輕藝術家作品的前瞻性,而成熟藝術家作品則看到其人的創作狀態與藝術地位。」

Art Taipei為鼓勵亞洲視覺藝術家投身科技藝術,特別主辦「JAGUAR科技藝術獎」,此作品可供觀眾任摸唔嬲。

日本藝術家西澤千晴現場作畫。

王焜生指出,Art Taipei不再按地域,而是按藝術內涵來分區。今屆參展畫廊共168家,其中台灣畫廊約佔80家,其餘來自內地、香港、日韓及歐洲等地,其中38家畫廊是新增參展商。「台灣藝術的特徵是包容性強和細膩,主要透過作品分享個人經歷居多。」王焜生總結說。

記者、攝影:鄭天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