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蟻俠 情迷小小的宇宙

港大蟻俠 情迷小小的宇宙

【八方人物】
經常在人類周邊出現的細小螞蟻,或許不會引起你的注意,卻有人花費13年時間研究這些小傢伙。原來在香港這片石屎森林至少有170種螞蟻,而一位堪稱「蟻俠」的法國專家便攀山涉水,在本地搜索這些「未知生物」。

Dr. Benoit常被蚊叮蟲咬,但無減對螞蟻的熱情。伍嘉亮攝

有農業有社會分工

研究螞蟻13年的港大生物科學院助理教授Dr. Benoit Guénard上月於大潭篤參與一個名為「BioBlitz」的生態速查活動,調查螞蟻的物種數目。現時香港已知的螞蟻品種約有170種,但這已是1996年的紀錄,而Dr. Benoit及其團隊正收集最新的數據。
記者跟Dr. Benoit同行,很快便找到木匠蟻、長足捷蟻和白蟻等等,更發現白蟻在地下巢穴「耕種」。Dr. Benoit解釋,白蟻及某些螞蟻懂得種植真菌充作食物;其實牠們在數百萬年前已發展出這種農業行為,遠比人類為早。
為免弄傷樣本 ,一眾研究員用了特別的吸管裝置,將螞蟻吸進瓶子。儘管在樹林工作會被蚊子叮得又紅又腫,Dr. Benoit的熱情卻有增無減,每隻螞蟻在他的眼中仍然非常可愛。他說:「我喜歡的是昆蟲,喜歡牠們的多樣性。目前為止我們知道約有1.12百萬個物種,令人難以置信。有時人們說約有一億種昆蟲是未被發現,故去發掘新物種是非常刺激的。」他的研究團隊曾於本港找到15種新螞蟻紀錄,及12種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潛在新品種。
其實螞蟻於一億年前已在地球出現,與恐龍屬同一時代。牠們有着分明的社會分工,例如蟻后專責產卵;雄蟻負責與蟻后交配;工蟻主要覓食及照顧蟻卵;兵蟻則負責保衞家園。螞蟻本身對於整個生態系統則擔當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今次是「BioBlitz」首次於香港舉行的生態速查,活動聯合不同範疇專家,以及300名中學生,於30小時內進行地氈式搜索,統計物種數目,學生可透過專家解說了解本港的生物多樣性。
■記者葉瑞媚

利用吸管將螞蟻吸進瓶子,收集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