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級飲食指南《米芝蓮指南》今日公佈2016年香港區入選名單,餐館上榜固然是一種榮譽,但「上咗神檯」也可以被打回凡間,一切都考驗著餐館對「食」的拿捏。去年開業僅4個月便「摘星」的甘牌燒鵝,不只有米芝蓮的加持,更背負了馳名燒鵝酒家鏞記第三代傳人的光環。老闆甘崇轅對餐廳能否「冧莊」看得豁達,「冇(星)嘅話,都要繼續落去架。」因為經營燒味店的原始動力,來自那份守護甘家飲食傳統的精神。
記者:袁楚雙
米芝蓮將甘牌燒鵝的名氣遠播至地球另一端,連北歐、美加的客人也越洋親嘗燒鵝滋味。甘崇轅說,餐廳只可容納約40名顧客,開業一年多以來遊客比例不斷上升,由最初僅2成是旅客,上升至現時約3、4成,反映米芝蓮的威力,「好多未聽過我哋(指鏞記背景)嘅人,都會專門嚟我哋舖頭食嘢。」
慕名而來,吃的當然是招牌甘家燒鵝,店舖使用體型較小的黑鬃鵝,師傅早上7時許回到店內準備,由清洗、風乾、醃製、燒烤至成品,歷時4小時,每朝11時半新鮮出爐,燒鵝絕不過夜以保證嘗味品質;另一鎮店之寶「肥燶叉燒」更是祖父輩留下來的獨門佳品,由「肥、瘦、肥」三層豬腩肉交織而成,入口爽脆不膩,以往只有熟客專享,甘祟轅將之大眾化,搬上餐牌與食客分享味蕾上的快樂。
親身到訪店內,或許會更明白甘牌奪星之路不止如此,甘崇轅憶述,爺爺甘穗煇當年「斬燒鵝」會一眼關七,先看清楚客人何方神聖才落刀斬料,「老人家、細路仔梗係食冇骨、稔啲,女士鍾意食瘦啲,男人通常都食啖啖肉。某類客人一定係食某啲嘢。好老實,佢哋食得開心,換嘅機會都細啲。」
地方小客人多,甘崇轅依然希望延續爺爺的飲食理念,付出多一點關懷,盡量滿足每個客人的需求,維持甘家所著重的「客情」,「做飲食要留意客人嘅反應,上咗菜係即刻影相?定停晒手?咁咪行埋去問吓佢有咩需要。」他慢慢從食物打開與客人的話匣子,更遇上見證過甘家三代變遷的老顧客,「以前係我爸爸serve過佢,而家到我serve佢,感覺好特別!」
雖然名利雙收,難得的是甘崇轅看得豁達,「得唔得到(米芝蓮)已經唔係我哋可以控制到。」他笑言對今年榜單持平常心面對,「當然有都係好嘅!」象徵了對甘牌燒鵝台前幕後的一份肯定。萬一沒有獲獎呢?他輕鬆答道:「會唔會因為咩令店舖唔得呢?呢個都係一個反思嘅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