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有56日,就是2015年12月31日;假如說要在今年內推出深港通,深港通應該在未來幾個星期就要成事。按常識推斷,要是水到渠成,各有關監管機構,應該有個正式公佈才是正路。不過,那個鄰近地區是個沒甚麼常規的社會,民眾對官方發表的都不會盡信,反而是長官大人的非正式渠道,才覺得是真材實料。這是人治社會的現象,香港人應見怪不怪。
昨天人行將周小川的一篇舊文放上網,到下午才發聲明,指那篇原是周小川5月的發言稿。我不知道,那是無心之失,還是刻意製造利好消息。總之,在那個沒有透明度、甚麼都靠猜度的神奇國度,甚麼都可能發生。
見到《蘋果》即時財經訪問散戶說:「周小川嗰份嘢假㗎!」、「升七百幾點嗰陣時追貨咪死火?」故事教訓,對鄰近地區的所謂消息,萬勿跟車太貼。其實就在八年前的同一天,就曾經出現過「直通車被消失事件」。當天,時任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烏茲別克外訪,順道回應熱心記者的提問,只是簡單以四點回應為何中國未作好準備。我要強調,當天溫家寶沒有斷言煞停直通車,也沒有說在何年何月何日有正式決定,我很想知那位行家是誰,竟然用一條問題換取了溫家寶的「明確暗示」,成功將萬千股民從夢中驚醒。
信用這兩個字,在大多數地方是管治的根本。可是當統治者發現,原來可以用威脅利誘達到同樣目的,信用也失去價值。所以也難怪在圍城內的人,總想逃出去。
然而,外面卻有不少人,拚命想進去。錢鍾書的名句,其實最適用於形容大陸經濟情況。甚麼滬港通、深港通,關係絕非單向,大陸股民的資金買港股,大陸的監管機構要過問,那是他們的事,香港人無置喙之餘地。不過,香港監管機構一向對香港上市公司有諸多要求,為何偏偏對深、滬股通下在香港進行交易的,似乎一言不發?難道就像港交所總裁李同志小加所講,大陸A股市場是全世界最好最透明的?最低限度也應該要求在港交易的滬深兩市股票,依香港規則被監管,對吧?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