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心得】
深港通一直只聞樓梯響,昨更「翻兜」人行行長周小川舊文玩殘中港股市。作為深港通「前車」的滬港通已「通車」一周年,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接受有線電視訪問時,分享與中央交手談判要內剛外柔:「心存信心,表現謙厚」,「你要令對方覺得自己能為他們帶來價值,而不是做善事」。
港擁「雙重身份」優勢
作為香港代表,李小加稱「如果你說(與上海、北京)競爭,即是我有的別人沒有」,而內地市場增長迅速,故遊說批准「滬港通」的秘訣,在於向對方證明不是搶生意。他分析香港優勢在於擁有「雙重身份」,同時面向中國及國際客戶,而兩者「不會單獨出現,總是雙雙前來」,故有條件推出連接全球的產品。
他指香港有人仍持「舊派思想」,認為內地會給予香港特權或認可,以餐廳為喻,當中國投資者成為食客,而香港有能力提供國際菜餚時,「也許5年內蘋果公司會在港上市;如果欠缺中國投資者,也許蘋果不會選擇在(香港)這間餐廳提供食物」。
值得留意的是,雖然李小加操流利英文,但他母語為中文,以英文接受本地電子傳媒專訪講述互聯互通及香港定位,做法較少有,據悉是為更準確地表達其意思。
另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昨亦開腔回應深港通,指交易所及證監會已做好準備工作,只等中央「綠燈」很快可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