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與李國章非親非故,只見過幾次面、寒暄過,也一起拍過照。回想十多年前,李國章時任教育統籌局局長,筆者代表所屬教育團體與他開會和接待他參加慶典活動,模糊印象是官仔骨骨、貴氣十足。
當年雖然貴為局長掌管教育事務,李國章絕不是務實幹練的料子,對香港基礎教育一知半解,常任秘書長羅范椒芬就是他那言聽計從的盲公竹。他的簽名背書配合羅范椒芬的指指點點,把香港教育生態環境弄得天翻地覆,推向歷時五年的噩夢,教院事件只是其中最為人關注的一件事。
資料顯示,李國章在彭定康任總督期間便開始擔任中文大學校長,直至回歸後一共任職六年。可是,曾蔭權主政期間,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處理李國章涉嫌干預教育學院學術自由和自主一事,最終李國章與羅范椒芬雙雙黯然下台,相信是他自覺受到大半生以來最大的「羞辱」。
李國章行事為人強悍、得勢不饒人,因此惹來旁人賜予「教育沙皇」和亞瑟王的渾號。他被認為如此心高氣傲,何以投入梁振英陣營,在港大副校長任命一事上勇字當頭呢?筆者認為,李國章不是那些土共出身而嗜欲貪婪的人,並非只為一官半職而染紅變色的投機分子。而且,以他家族豐厚經濟條件而言,相信也不像那些財迷心竅而挨邊攝位的商賈。那麼,從心理偏激和性格執着的角度分析,筆者以為李國章也許就是為了要彌補在英國殖民地年代未能臻達巔𥧌高位的遺憾失落,以及為了洗刷在曾蔭權特首期間下堂引退的屈辱,於是把心一橫,靠攏成為梁振英班子的重臣,坐享高職和權力,重拾沙皇的叱咤本色和亞瑟王的威風聲勢!
嗚呼哀哉!李國章已從英國殖民地治下的權貴成為香港特區梁振英旗下的重臣,在多次公開場合中盡顯不可一世的氣燄。雖然說這是他的個人選擇,卻也是香港的不幸!
陳國權
退休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