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在新加坡舉行的「汪辜會談」,是海峽兩岸自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台灣以來,兩岸首度進行的正式官方級會晤。這次習馬會一旦成事,將是相隔22年後,新加坡再度見證兩岸大事。
首次汪辜會談是在1993年4月27日至29日,於新加坡海皇大廈正式舉行。大陸的海協會會長汪道涵和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會後簽署了「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議」、「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定」、「兩會聯繫與會談制度協定」和「辜汪會談共同協定」等4項協定。 兩岸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會談推動了兩岸協商,也帶動了兩岸交流的蓬勃發展。首次汪辜會談之所以選址新加坡,是與新加坡時任總理李光耀有關。
1992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楊尚昆訪問新加坡,與李光耀會談時說,海峽兩岸談政治問題,條件還不成熟,但是可以先談經濟。之後由李光耀到台灣,將楊的說話轉告給台灣時任總統李登輝。一段時間之後,李光耀又告訴中國大使館,李登輝同意兩岸對話,由海基和海協兩會會長辜振甫和汪道涵談經濟,地點就在新加坡。不過,第二次汪辜會談則因李登輝推動台獨活動而受到阻礙,兩會協商被迫停止。直至1998年,在兩岸的共同努力下,兩地氣氛有所緩和,辜振甫與汪道涵才再度會面。而積極推動兩岸接觸的辜、汪兩人均於2005年離世。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