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刀切 - 邁克

一刀切 - 邁克

至於說「許多年後,張愛玲隱居美國加州,炎櫻卻在紐約」,也有商榷餘地。一九五五年她從香港乘船赴美,「在檀香山入境檢查」後登陸三藩市碼頭,並沒有疊埋心水於加利福尼亞深居簡出,過其與世隔絕的日子,而是快馬加鞭直奔紐約,會合閨密炎櫻去了。《憶胡適之》這樣寫:「同年十一月,我到紐約不久,就去見適之先生,跟一個錫蘭朋友炎櫻一同去」,「他們倆(指胡氏伉儷)都很喜歡炎櫻,問她是哪裏人。她用國語回答,不過她離開上海久了,不大會說了」。這個《小團圓》淘氣女郎比比的原型,長大後依然故我,「那天我跟炎櫻去過以後,炎櫻去打聽了來,對我說:『喂,你那位胡博士不大有人知道,沒有林語堂出名。』」同一篇文章還記錄了「感恩節那天,我跟炎櫻到一個美國女人家裏吃飯」,不過吃的是鴨子而不是火鷄,非常耐人尋味,之後更交代,當時住的救世軍女子宿舍透過炎櫻介紹,這和陶傑刻意經營的手帕交上海一別老死不相往還境況南轅北轍,也與坊間願意相信的一刀切無情女作家形象大相逕庭。
根據司馬新《張愛玲與賴雅》記載,一九五六年張賴聯婚,炎櫻是觀禮嘉賓之一,他們搬到三藩市後,六一年新婚的炎櫻趁旅遊日本之便曾經路過探訪,張七十年代中的中篇小說《同學少年都不賤》,逝世後皇冠出版,其中一段寫女主角飛上枝頭的舊朋友來訪,靈感應該源自這次會面──或者後來還見過?小說裏最後一封信倒由張的化身執筆,「從此她們斷了音訊。她在賀年片上寫那兩行字的時候就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