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國會選舉結束,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gan)創立的正義與發展黨(AKP),出乎意料贏得近一半選票,令土耳其事隔五個月回復一黨執政,分析相信在「伊斯蘭國」(IS)威脅及與庫族衝突升級下,埃爾多安的恫嚇戰略收效是致勝關鍵。
前天是土耳其五個月內第二次國會選舉,6月對上那次,AKP在13年來首次未能取多數議席,又未能夥拍其他政黨組聯合政府,故埃爾多安宣佈前天再次大選。
埃爾多安更「無王管」
選前民調均指AKP重奪多數地位不樂觀,但初步點票結果甫出爐即見AKP走勢凌厲,輿論大感意外,結果成功取得49.48%選票,贏得國會550席中的317席,較單一執政所需的議席多41席;最大反對黨共和人民黨(CHP)得票率約25%,議席變化不大;偏右的民族行動黨(MHP)選票遭AKP大幅吸納,議席幾近減半;至於6月選後首次躋身國會的親庫爾德族人民民主黨(HDP),僅得10.75%選票,剛好足夠留在國會。
埃爾多安認為選舉結果反映土耳其人渴求穩定,「向庫爾德工人黨(PKK)發放了重要訊息:壓迫與流血不能與民主共存」,呼籲團結,希望各界,特別是抨擊他專制的媒體尊重選舉結果。埃爾多安涉嫌貪污、打壓媒體的行徑早已為人詬病,輿論擔心AKP的議席雖跟推動修憲公投所需的330席有顯著距離,但埃爾多安會挾着今次民意授權拉攏MHP、設法擴大總統實權,屆時將變成更「無王管」的土皇帝。
土耳其政壇格局短短五個月內劇變,國家安全議題成關鍵。這段期間,土耳其加入空襲IS,同時加大力度打擊有分離傾向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組織,令保安部隊與庫族武裝流血衝突增加;上月安卡拉火車站針對HDP集會的炸彈襲擊又懷疑是IS所為,令恐襲陰霾籠罩全國。
競選時埃爾多安不斷強調只有一黨執政才能穩定,美國國務院前顧問菲利普斯認為「反映恫嚇及分化政治奏效」,英國智庫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分析員哈卡魯亦相信,埃爾多安成功吸納較保守一群人票源。
民眾抗議警放催淚彈
埃爾多安恢復強勢能否令土耳其更加安全,言之尚早,不過庫族城市迪亞巴克爾民眾因不滿選舉結果上街抗議,又跟警方衝突,警方要施放催淚彈驅散,伊斯坦堡亦有左翼分子示威。
路透社/美國《華爾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