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潮籽】親訪德國光學殿堂 實試減眩駕駛鏡片

【男潮籽】親訪德國光學殿堂 實試減眩駕駛鏡片

【男潮籽:發燒專科】
即使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德國的科技工藝始終站在全球頂端,尤其是他們的光學技術。兩大老牌Leica及Zeiss,單論相機鏡頭,前者絕對是記者的心頭好,但是次拜訪Zeiss的總部後,卻不得不佩服它的勇氣,能把光學領域拓展至不同範疇,例如醫療儀器、天文觀測及矯正視力等。最近,Zeiss更在柏林舉行大型發佈會,展示最新的DriveSafe鏡片,參觀之餘當然要實地一試。

上次記者飛赴德國,是因為光學品牌Leica的百周年慶,怎料相隔不到一年,就是走訪歷史更悠久的Zeiss總部。來到斯圖加特附近的Oberkochen,除了總部大樓,當地還有Zeiss的醫療儀器研發部門等建築,而且印有品牌標記的貨車經常在街上穿梭,讓Zeiss彷彿雄霸整個小城一般。就連總部所在的街道,也是叫作“Carl-Zeiss-Strase”,可見地位之高。
總部規模頗大、員工眾多,除了多人認識及鍾愛的貴價相機鏡頭,內裏更有光刻、眼鏡鏡片、測量及醫療、航天天文觀測,甚至軍事科技等部門,可惜大多不能拍照和參觀。內裏最印象深刻的,就是一塊稱為“Focus”的巨型鏡片,細看發現原來是一件藝術品,透過光的折射,讓人們從不同時間及角度觀看都有不同的效果,非常切合品牌產業。
這裏亦設有博物館Zeiss Museum of Optics,雖然面積不算很大,但是歡迎拍照,該處展示了悠長的光學歷史,由最古老的手持眼鏡、舊式望遠鏡,到初代的驗眼工具、登月時用的鏡頭,以至最先進的手術及天文儀器都能找到。館內更有一個迷你版半圓形天文館,以先進的高清投影技術,展現壯麗無垠的星空。

位於德國Oberkochen的Zeiss總部。

Zeiss Museum of Optics佔地約一千平方米,藏有逾千件展品,歡迎遊客參觀,而且費用全免。

Focus乃德國藝術家Chris Nagele的作品,看似一塊巨型鏡片。

博物館中最大的展品,相信是這個由Zeiss生產的天文觀測儀器。

人類首次登月用的哈蘇相機,其鏡頭正是由Zeiss生產。

舊有的驗眼工具,其實跟現在的差不多,以不同鏡片組合測試視力。

Zeiss Museum of Optics
開放時間:上午9時至下午5時(周一至周五)
地址:Carl-Zeiss-Strasse 22, 73447 Oberkochen

古老機場揸車試「鏡」

這趟旅程除了參觀品牌總部,重頭戲當然是DriveSafe鏡片的世界發佈會。活動特別選址柏林的Tempelhof機場,它於1923年啟用,曾是德國三大主要機場之一,如今已經轉型成活動及休閒場地,大會把偌大的空間改裝成試車場,並準備了逾二十架Benz,好讓參加者親身體驗新的鏡片設計如何改善駕駛體驗。除了一般產品介紹,發佈會亦相當花心思,不但安排職員化身成「試車模型人」作表演,更提供雙輪電動車Segway及小型賽車配合主題,感覺新鮮有趣。

三大技術 有效減少眩光

至於主角DriveSafe眼鏡鏡片,外表與一般鏡片無異,其實內裏複雜,品牌宣稱加入了三大技術,包括減少眩光的DuraVision鍍膜、改變視看區域及瞳孔感光平衡技術,光看技術名字實在讓人摸不着頭腦,記者不是現場講解的專業人員,一於長話短說,直接進入實試階段來得實際。
為了試清試楚,除了在機場試車,入夜後我們更駛上馬路,發現三項功能當中,以減少眩光最為明顯。同行的the WAREHOUSE Optical店主陳韋僖說:「現時很多車也用LED作頭燈,非常刺眼,實試DriveSafe鏡片,明顯減少這類眩光,眼睛不易突然受到刺激,夜間駕駛更舒適更安全。」其間記者也有特意望向迎面而來的頭燈,亦感覺到明顯分別。而改變視看區域則在漸進鏡中體會最深,因為DriveSafe鏡片調節了漸進鏡的結構,把中距離(1至1.5米,觀看錶板)及遠距離(6米至無限遠,觀看路面)的視看區域分別增加了43%和14%,讓駕駛者有寬闊清晰的視野,旅遊網站Travelglobal的創辦人葉春樺表示:「改變了視看區域,即使集中精神觀察路面情況及控制車速,雙眼也不易覺得疲累。」至於瞳孔感光平衡技術,就是透過優化鏡片,更能配合瞳孔大小的變化,讓用家在低光環境下也能保待更廣闊的視野,但記者暫時未能察覺與一般鏡片有明顯分別,或者需要測試更長時間,才有實質效果。

大會提供逾二十部Benz,讓參加者戴着DriveSafe眼鏡試駕。

與一般的減反射膜相比,DuraVision鍍膜能降低約64%眩光,一般防眩鏡片雖能過濾眩光,但同時會令偏藍物件的可見度大大下降,而DuraVision鍍膜減少眩光之餘,亦可保留其他物件的清晰度。

陳韋僖特別在晚間實試DriveSafe鏡片,覺得減少眩光的效果最明顯。

大會安排職員化身成「試車模型人」作全日表演,配合主題又有心思。

職員Christan Lappe(左)及Timo Kratzer介紹瞳孔感光平衡技術如何在低光環境下讓用家保待廣寬視野,但真心難明。

DriveSafe鏡片能調節漸進鏡的視看區域,讓用家有更寬闊的視野。

現場既有真車試駕,還有小型賽車及雙輪電動車Segway,夠玩一日。

Zeiss  http://www.zeiss.com
the WAREHOUSE Optical 旺角廣華街1號仁安大廈地下23A

深入望遠鏡工場 原條鋁柱磨成筒

旅程的餘興節目就是參觀望遠鏡廠房,是難得可供拍攝的工廠區域。參觀後才了解原來大多高級望遠鏡或射擊用瞄準器,其鏡筒都是用上一整條鋁柱打磨而成,過程中會消耗八至九成鋁材,正是這類產品定價高昂的原因之一。另外,亦能看到各款鏡片從未打磨的低透光玻璃,經多個程序的機器及人手打磨,以及加上不同鍍膜處理,最終達至最理想透光度的鏡片。雖然跟常接觸的眼鏡及相機鏡頭不同,但從中可見品牌對光學技術的執着,總算大開眼界。

各款鏡片從未打磨的低透光玻璃,經多個程序的打磨後才能應用於光學產品。

不少望遠鏡都由人手裝配。

要用上一整條鋁柱打磨造出一體成形的瞄準器,過程中會消耗八至九成鋁材。

記者、攝影:韓繼聰德國報道
編輯:陳國棟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