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相依癌母盼飲新抱茶

母子相依
癌母盼飲新抱茶

【本報訊】「我希望見到個仔成家立室!」曾是酒店最佳員工的勤姨,今年年初確診第三期皮膚癌,經手術切除腫瘤仍未能根治,因擔心視力受損拒絕接受化療,現時看中醫調理身體,繼續抗癌,因病停工的她僅靠積蓄生活。她希望癌細胞可以受控,能夠多活幾年,見證兒子結婚,飲杯新抱茶。

記者:余睿菁

63歲的勤姨,是上海人,她記得在內地文革時,曾被工人宣傳隊招攬修讀護士中專,之後再修讀心電圖技師文憑,慶幸當年未受太大政治衝擊。勤姨的丈夫亦是同聲同氣上海人,90年代兩夫婦及6歲獨子分別來港定居。初到香港,內地的護士資歷不獲承認,為生活,她剪線頭、做私家看護,丈夫在酒店當廚師。

她其後到丈夫任職的酒店做房務員,兩夫婦胼手胝足,10多年前丈夫患肺癌,一年後病逝,她母兼父職養大獨子。2006年,她因工作勤奮獲選酒店最佳員工獎,公司頒發旅遊獎金,她獎勵自己,跟兒子參加西歐旅行團,兩母子首次踏足歐洲,去過羅馬、巴黎等旅遊熱點,她說最難忘外國大城市的潔淨,國民環保意識強,懂得珍惜。

今年3月她突然流鼻血,初時以為熱氣,其後鼻水持續帶血,轉看耳鼻喉專科,竟發現鼻腔組織有黑色素瘤,4個月後確診患上第三期皮膚癌。8月時她接受手術切除腫瘤,可是手術後癌細胞仍未根治,醫生建議接受化療。由於癌細胞位置接近眼睛,她擔心化療副作用影響視力,決定不接受化療,轉看中醫調理身體。

她指母子關係深厚,現時兒子33歲,任職速遞公司,月入1萬多元,她說看中醫的決定獲兒子贊成。因患病影響,勤姨於7月辭職,專心休養。勤姨說,兒子孝順,常請假陪她覆診,又上網替她找食療,現時她吃得清淡,每日必飲蔬果汁,又食亞麻籽粉,做運動、練氣功強身,跟癌病作持久戰,盼望最終癌病受控,見到兒子結婚,成家立室。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勤姨」的情況後,得悉「勤姨」需以中醫治療紓緩病情,惟她無力應付中醫藥費,亟待善長發放愛心支持,讓她能有一線生機。

「勤姨」暖流編號:C4005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

網上捐款捐款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