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靚籽:時裝絮語】
好多人到澳洲working holiday,會選擇打份工再四圍吃喝玩樂;然而熱愛踩單車的顏青瑋(Alice)卻加插踩單車遊澳的環節,視作挑戰人生的一部份。用了62日征服了4,438公里長的單車旅程,聽她分享旅途上遇到的人和事,笑着細說零零碎碎的苦與樂,發現生命中過多的物質,會成為旅程的牽絆。人生,其實好簡單。
要挑戰自己,人人都有不同的方法,32歲的攝影師Alice於2013年辭去長工,申請working holiday visa後帶同單車隻身赴澳。「以往都是一班朋友一齊踩車,去過台灣又去過沖繩,但一直想嘗試一個人踩,看看自己的能力。」抵澳後,她先找工作,賺到旅費後便計劃行程,「我工作最後一站是在西澳的瑪格麗特河(Margaret River),之後計劃到墨爾本修讀一個短課程,於是便決定沿南面海邊踩單車,經南澳到達目的地。」最後Alice以單車橫跨了三個洲,踩了62日完成了4,438公里的苦行。「不能說是苦行的,整個旅程開心比唔開心的多。」
螢光衫最安全 快乾衣物為首選
面對多個第一次的嘗試,身處陌生的環境,Alice於出發前的一個月已做足準備,衡量自己的能力和速度,定好路線、計好日子,再上網站找一些可以供單車人士交換食宿的家庭寄居過夜。「計劃時要清楚計算每一個站之間的時間與距離,我最後共聯絡了七個住宿家庭過夜。」無人住的偏遠地方,當然要瞓山邊度日,於是她又學紮營、學露營煮食等基本求生技能,亦買了防水袋裝好所有用品。以為做足準備冇衰?她便是衰在做足準備,「第一個星期,我的單車拖着一架小拖車,因為我放了相機及電腦等日用品,踩了三日後已發現那小拖車實在太重,有一次落斜時更翻了車,那一刻我便決定要放棄拖車重新整理行李,想想如何令行裝輕巧一點。」
放棄拖車,只剩單車尾架兩側防水袋,擺放最基本日用品及食物,車架上就放露營營具等物件,將所有多餘物品放在住宿家庭中,落到墨爾本後再找速遞去收,「然後你會發現生命中有很多東西原來都是不重要、唔等使的,人每日只需要為食和睡而煩惱。」
所謂最基本日用品,Alice只剩一套衫睡覺一套衫踩車,除了sport bra、leggings、短褲及保暖風褸,太陽眼鏡、防曬袖等都是重要保護裝備,「試過五日冇沖涼,只可抹身,經過油站就要把握洗衫機會,所以運動裝要透氣快乾,而且顏色越鮮艷越好,方便公路上司機容易見到你,安全一點。」其餘大部份行裝都只是水、食物及日用品,此行亦令她學懂珍惜用水,「計算我的負擔能力及需要後,每日需要有8公斤水跟車,包括飲食及抹身,所以要慳住用,煮意粉後的水含有鹼性,我會保留用來洗碗。」一個人的旅途,難免遇上迷茫的時候,「最初試過最長一日內踩了150公里,感覺很辛苦,唔知為乜,於是開始減每日行程,踩約70至80公里,會調節自己是為了放鬆、為了旅遊、為了見識更多,並非盲目去追逐一個距離。」
身外物可有可無
即使旅途辛苦,她也沒有想過放棄,因為定下了墨爾本讀書的目標,「哈哈,好好彩,最後在返學前一日抵達。不過中途有一個地方,我就曾想過搭火車,那是全澳洲最長的一條直路,全長146.6公里,沿途甚麼都無,悶到不得了,還聽說那段路有點危險。」想想吓又不忿氣,最後也決定挑戰,於是上網不停尋找有沒有同路人,最後找到一個西班牙女仔一齊踩,共同作戰了一個月,「跟她由朝對到晚,一齊出生入死,面對落雨、補給、溫差等不容易面對的問題,她教了我很多知識,外國人的思想跟我們很不一樣,我從她身上學懂甚麼是真正的獨立。」Alice還滔滔不絕說出遇上很強又很儍的日本男、80歲老夫婦遊全澳的奇遇,因旅途認識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單車友是樂事;在公路上遇上澳洲人叫Road Train的大貨車經過令她差點炒車、因斷鈴支在公路等了30分鐘才截到車載她去維修,這些都是驚險事,「今次最大的體會是很多東西是不重要,人生最重要快樂和享受那一刻。」無論說到炒車、成身臭,還是被人嫌棄,Alice的面上依然掛着燦爛笑容,相信那份樂天正能量才是她成功挑戰自己的最大武器。
踩車新裝
不甘抄襲 靚相運動衫
同樣是追夢,25歲的張丹婷(Tania)就以設計事業來圓夢,跳了10年芭蕾舞、熱愛運動的她在倫敦完成時裝設計課程。她勇於道破部份時裝企業的陋習,「好多本地品牌只顧抄襲日韓風,其實部份日韓設計都是抄歐美品牌,很沒趣。抄同創作的成本及時間其實相同,只是他們懶得用腦,腦卻是最值錢的地方。」
喜歡graphic print的她,眼見好多攝影師及插畫師的作品其實很值得欣賞,遂與他們合作推出運動裝,成為香港較罕有的運動裝女設計師,「香港的運動裝選擇很少,我愛做運動,卻揀不到適合自己的sport bra,不是太緊唞不到氣,便是背位鬆。很多大牌的sport bra較適合歐美身形女生,況且我深信少人做,我才有機會。」直言對畫版紙樣及縫紉相當熟練,家中有小工作室製樣本,能針對亞洲女士身形剪裁出合適的運動裝,即使產品比大牌稍貴,她亦深信有知音人。
今年三月Miss Runner正式推出首季產品,以少款少產量控制品質及成本,暫時在自家網站及Pinkoi等購物網分銷。看似生意細細,但別看輕她的企劃念頭,「現在香港、台灣及澳洲都有客源,生意有不俗的增長,下一步便是找資金投資及分銷商合作。」人小志大,設計又夠心思,這團火必可助她的設計路走得更遠。
(a)adidas 旺角豉油街21C號地下
(b) Miss Runner http://www.missrunner.com
記者:許維雅
攝影:梁志永、陳永威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黃仲兒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