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末一連兩天(11月7日及8日)就是「亞洲七人欖球外圍賽」,屆時香港男、女子欖球隊將於香港大球場與一眾亞洲勁旅較技,角逐明年巴西里約奧運入場券。在香港,欖球運動雖未算普及,不過仍有一些地區球會假日恒常訓練,培育少年對欖球的興趣,當中有球會由家長擔任教練,子女落場訓練比賽,組成名副其實的親子欖球隊。
現時香港欖球總會轄下有20多個小型欖球會,「大坑東少林欖球會」便是其中之一,該會副主席鄺冬陽說,該會1989年由一班熱衷欖球的家長成立,主要從小培育6至12歲小朋友對欖球運動的興趣,目前約有150名學員,有男有女,屬本港其中一個較多華人的欖球會,每月逢周日早上會到太子大坑東遊樂場訓練3小時,分年齡階級,並會參與小型欖球賽事與其他地區球會較量,家長會員付500元年費,一年內其子女每星期都可參加球會訓練和比賽,「參加欖球隊除了可訓練小朋友的體能,還可培養其服從性,因為欖球是講求團隊合作和遵守規則的運動。」
要說到這支欖球隊最大特色,就是教練團其實是由學員家長組成,部份家長還會義務兼顧球會日常行政、聯絡和財政工作。鄺冬陽補充,為了令家長具備教練專業水平,該會安排了有欖球教練執照的資深教練開辦教練班。鄺冬陽說:「一般家長對欖球認知不多,但不要緊,家長參加教練班,經有經驗的教練指導後,便可落場教小朋友如何玩欖球。」
該會總教練郭德龍(Anson)原本也是一名普通家長,正職為工程師,如今假日卻是該欖球會的總教練,緣於6年前一次看七人欖球賽,燃起其對欖球的興趣,經網上搜尋資料後,最終帶同長子Marcus和女兒Mavis參加大坑東少林欖球會訓練,「他們小時候很胖,藉此可以幫他們減肥。」不經不覺,三父子參加欖球運動已有6年,Anson今年還考獲欖球總會的教練證書,「你也知道香港很少真草地方給小朋友遊玩,有時下雨天玩到渾身泥濘,看到他們開開心心,我就覺得在周末的家庭日,將這項運動當成親子活動很有意義。」
記者:余瑋
攝影:黃子偉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鳴謝:大坑東少林欖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