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然一笑︰不再有恨 - 莫樹錦

醫然一笑︰不再有恨 - 莫樹錦

John不喜歡灣仔,不單不喜歡,甚至有點怕,並非怕它人多擠迫,只是怕那永不磨滅的回憶。
那可算是早年回憶,他只有5歲,媽媽早已病逝,幸好單親爸爸跟叔伯和一群表兄弟在灣仔一幢舊唐樓一起居住,所以沒有媽媽也不覺太孤單,只是偶然想起媽時便想哭。
1941年12月初的晴朗夜晚,大表哥剛從內地回來,他是游擊隊隊員,在廣州附近打日本鬼子,所以講故事格外動聽,每次回家,這群小兄弟定要拉着他講故事,尤其是這晚大人不在家,小朋友更責無旁貸地不願睡覺要聽故事。
當說到精采處時,大表哥便會繪影繪聲地增加緊張氣氛,John聽到手心冒汗之際,屋外突然響起尖銳刺耳的警號,當孩子還懵然不知何解時,大表哥便已奔向窗邊,果然不出所料,天上點點黃光掠空而過,他知道敵人終於來了。日本轟炸機第一次在香港上空出現,來不及作出反應,附近一幢樓房「隆」然巨響後便化作濃濃灰塵,隨之便是尖叫聲和嚎哭聲。大表哥知道他們已沒有時間逃跑,惟有抱着表弟妹躲在樓梯底。年幼的John雖不明理也知道身陷險境,每聽到「隆隆」爆炸聲便感到極度害怕,隨了哭他沒有其他保護自己方法。
10分鐘轟炸只是死亡前奏,天空靜下來時只代表另一輪猛烈轟炸即將開始,而這輪轟炸期間一枚無情炸彈正正落在小樓樓頂,John從樓梯下望到天花破裂,一聲巨響令他失去聽覺同時也讓他進入完全黑暗,幾秒間他已被磚頭和灰土掩沒。
5歲孩子不知道死亡是何模樣,但這經歷讓他相信死亡便應是這樣,一個無聲的全黑暗世界。當然John沒有死去,他費勁地向上爬終於為自己細小身軀找到出路,幸運的John只受輕傷,大表哥救了他樓梯也救了他。只可惜倖存的他要面對死在瓦礫堆的至親,更要面對三年八個月的日治苦難,而他爸爸也在這日子裏因肺癆病逝,John成為孤兒惟靠大表哥把他一手帶大。
John現今已近80歲,是成功的會計師,問他說:「你恨日本人嗎?」他淡然微笑道:「不再有恨。戰爭便是戰爭,只是人類表現獸性的時間。」
若問在阿富汗死過活來的無國界醫生:「你恨美國人嗎?」未知他們會否說:「不再有恨。」
後記: John是真實的,故事是真實的,戰爭是真實的,戰爭帶來的苦難更是真實的。

莫樹錦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