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10月是傳統股災月,惟今年卻是例外。美股三大指數10月份累計表現均亮眼,同創近四年的10月最大升幅,當中道指按月升8.47%;標普500指數按月升8.3%;納指按月更升9.38%,主要是受惠於油價回彈、外圍市場憂慮下降及市場憧憬各國央行放寬貨幣政策。
歐洲股市同樣表現突出,德國DAX指數按月勁升超過一成,升幅近12.32%,是自2009年4月以來單月最高升幅;英股亦造好,按月升4.94%。
上周五美股表現疲軟,道指跌92點,收報17663點;標普500指數跌10點,收報2079點;納指報20點,收報5053點。雖然上周五美股微跌,但仍無阻10月成為美股豐收月。當中道指按月升幅達1,379點,按點計升幅更是破紀錄新高。歐股上周五則個別發展,德股及法股分別升0.46%及0.24%,英股則跌0.5%。反映歐股整體表現的STOXX歐洲600指數按月升7.97%,是近六年來最好。
憧憬中歐放寬貨幣政策
歐美股市造好主因是市場憧憬各國央行放寬貨幣政策,利好投資氣氛。當中中國人民銀行宣佈降息降準,以及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暗示12月或加碼量寬都是造成美股10月急升的利好因素。市場亦關注美國聯儲局議息動向,聯儲局雖然在10月議息會議後,公佈了一份較「鷹派」的聲明,但由於最近就業及通脹數據表現疲弱,令市場預期聯儲局推後加息機會升溫。保德信金融市場策略師Quincy Krosby指,最近公佈的通脹數據顯然不能令聯儲局放心。彭博分析員亦指儲局12月加息的機會仍然存在,但需要有穩健經濟數據支持。
另外,油價回升亦增加投資者信心,紐約期油上周五升0.53,收報每桶46.59美元,按月回升2.26%。分析指油價10月回升主要受惠於美國鑽油台數目連續第9周下降,令未來美國石油供應量下降,有望暫時緩解全國石油供大於求的狀況。
美銀行或須集資9,300億
企業消息方面,美國大型銀行可能需要集資共1,200億美元(約9,300億港元),以補足資金缺口。事緣聯儲局一份建議書指出為避免美國8間最大型銀行倒閉時對金融體系做成重大創傷,銀行在2019年之前債務和資本緩衝不得低於風險加權資產的16%,2022年達到18%,當中有6間銀行並未達標,但聯儲局未有提及是哪些銀行。
建議書牽涉摩根士丹利、高盛、摩根大通、美銀、紐約梅隆銀行、花旗集團、道富銀行及富國銀行。聯儲局主席耶倫指,此建議書可充份降低納稅人的風險,以及這些銀行倒閉對經濟穩定所造成的影響。
【專家論港股】
料整固為主
康宏證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你睇到啲大行報告對業績,以及整體經濟都比較有保留,嚟緊都係整固時間,市場都會幾靜。」
先跌後回穩
信誠聯席董事張智威:「『十三五』之前(個別板塊)係咁炒完又翻炒,𠵱家政策差唔多出晒……11月個市都會淡靜啲,先跌後回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