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不慣的教育 - 曾志豪

我看不慣的教育 - 曾志豪

關於香港的教育,我有很多地方看不慣。
太座傳閱一間幼稚園的問卷,考核對象是父母。
我一直不能適應這個思維,小朋友報考學校,和父母有何關係?
難道是文革時的血統論思維?「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混蛋。」
難道如果家長低俗粗鄙,便認定子女也是好打有限,無資格進入你神聖學校大門嗎?
那麼CY個女放在今天的教育制度,豈不是無學校收佢?沙皇李如果幫小朋友報學校,最好隱瞞自己的身份。
話題回到那份幼稚園問卷,它倒不是考核父母的家世職業收入,而是要知道父母的修養和品德。
它問「你是否認同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以及「談談你的家庭教育理念」。
表面上,是想知道這個家庭的教育理念,但想深一層,如果家長填寫的答案不符合學校的要求,是否便不會收取這個學生?如果家長文化程度不高,連那句「子不教父之過」都未聽過,那學校會如何?這份問卷背後的意義,當然便是篩選,把家教理念和學校相符的學生留下,相異者剔走。學校還可以有大條道理:家教很重要,所以我們只收取有家教的學生。
那請問學校其實為甚麼而設立的?沒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學生,難道不是更需要學校教育輔導指點嗎?但今天有些學校,當自己是銀行貸款,專向不缺錢的人借貸;就像半澤直樹所講,銀行專門晴天借傘,雨天收傘。家庭教育良好的學生便收取,家嘈屋閉的便過主。
另一份幼稚園的問卷也很好笑,「你的小朋友有甚麼特別技能?」
報讀幼稚園的小朋友,你想要甚麼特別技能?識唱Frozen算嗎?隨時變臉號哭算嗎?抑或,咁細個已經擁有個人的portfolio還要全彩色印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