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大清與英國在北京簽訂《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租借九龍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土地條約。殖民政府視大埔為新界中心,具重要戰略地位,所以翌年已經在河畔山丘建成大埔警署,正式接管新界時,就是在這裏舉行升旗禮。1899年度的公務署長報告,描述山丘上的大埔警署成,「一所大型的永久警署,除廚房及辦公室外,另設有12間室房,為5名歐洲、32名印度及華籍警員提供居所。」
它一直被用作新界警察總部,1949年改為分區警署,至1987年,新的大埔分區警署啟用,改作新界北總區防止罪案組辦事處等警務,至2006年空置。雖然是空置建築,其殖民地建築特色,如具降溫用處的游廊、百葉窗及雙筒雙瓦的瓦頂設計,中式木屋頂結構等,令它在2009年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現在,這幢歷史建築由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活化成低碳生活中心綠匯學苑。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永續生活及農業部主管王麗賢指出,「舊大埔警署除了建築是殖民地時代建築物,其歷史價值是最特別,當年英國殖民地政府在新界開始時,它是新界的第一間政府建築物,亦是新界第一間警署。」舊大埔警署六成室內空間是不設冷氣設備,即使出租的客房,大部份只設風扇,這樣不但忠於原裝建築特色,亦符合低碳中心宗旨。
綠匯學苑有一幅約400平方呎的有機農田,種約30種植物,包括木瓜、辣椒、咖啡、洛神花及羅勒等,為園內的素食餐廳提供新鮮果菜。餐廳內的大部份枱椅是二手傢俬,牆壁是將鐡路公司棄置的退役火車路軌枕廢物利用而成,既環保又讓餐廳增加工業風色彩。
舊大埔警署被樹木包圍着,其中兩棵是古樹名木,加上在大埔山丘上,身處不同地方均感受到涼風。秋高氣爽,想親近大自然,不妨到在鐵路站的綠匯學苑,還可欣賞殖民建築設計,並參加低碳生活體驗,度過充實的一天。
記者:黃碧珊
攝影:許先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