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行上季僅賺727億資產質素仍差貸款減值撥備增77%

工行上季僅賺727億
資產質素仍差
貸款減值撥備增77%

【本報訊】內銀密集式業績期告終,資產質素仍未有明顯改善,全線內銀第三季不良貸款率均較6月底上升,工行(1398)第三季度不良率微升,較6月底升4點子,至1.44%,該行季度僅賺727.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0.52%。
記者:黃珮琳

綜觀四大行季度業績,工行表現尚算不過不失,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年增2.01%,至1,278.58億元,惟該行未有公佈淨息差變化;淨佣金收入則錄340.63億元,按年增幅達23.16%,冠絕四大行。截至9月底,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CET1)12.41%,均屬健康水平。

交行不良貸款升22%

工行季內貸款減值撥備達193.01億元,按年飆升76.57%,增幅極為驚人,而截至9月底不良貸款餘額為1,714.08億元;不良貸款率較6月底增4點子,至1.44%,低於中銀監日前公佈的1.5%平均值。四大內銀當中,以農行(1288)資產質素最為惡劣,更是首間不良率突破2%水平之銀行。
股份制銀行方面,交通銀行(3328)貸款質素惡化,該行首三季加大清收表內不良貸款221.62億元,按年增1.85%,其中現金清收74.21億元。經過一輪核銷動作後,該行不良貸款餘額仍較去年底升22%,達528億元,不良率則較6月底升7點子至1.42%。淨利息收益率微降3點子,至2.24厘。該行季賺147.16億元,按年跌0.22%。
民行期內亦加強處置不良資產,截至9月底,不良貸款餘額為287.53億元,較年底增36.05%:不良貸款率則較6月底增9點子,至1.45%。季度賺115.99億元,按年增4.35%。值得留意的是,民行CET1僅得9%,暫時為內銀中最低水平。
受累宏觀經濟增長放緩,部份行業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光大銀行(6818)截至9月底,不良貸款餘額錄210.34億元,不良貸款比率1.43%,較6月底微增1點子,期內資產減值損失61.63億元,按年增1.17倍。

花旗:內銀派息恐下調

不少投資者因內銀息率吸引而作長線投資,花旗日前一份研究報告卻指出,對內銀股派息最主要的風險是盈利,鑑於淨息差及信貸成本受壓,銀行難以維持穩定的盈利,今年下半年及明年的信貸成本分別只能最多加10點子及20點子,預示內銀派息將出現溫和下調風險。
內銀股之中,花旗較看好大型銀行如建行(939)和中行(3988);以及專注零售業務之中型銀行,如招行和光大銀行。花旗對招行維持「買入」評級,惟下調其目標價至24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