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涉嫌論文集體造假事件餘波未了,內地媒體昨日繼續報道,指除兩篇論文已被期刊撤回外,餘下19篇論文涉及11本期刊中,有6本期刊指會嚴肅跟進指控。該媒體引述港大醫學院指,將啟動港大《員工涉嫌不當研究行為的處理程序》來審核指控。有涉事的醫學院教授表示,已接獲醫學院通知需提交報告。
相關期刊指會嚴肅跟進
內地媒體《知識分子》一連三日報道事件,該媒體去信19篇圖片疑造假的論文涉及的11本期刊,查詢如何跟進事件。外科學系前系主任范上達,現任系主任盧寵茂及名譽教授潘冬平有份參與的研究,刊登於《免疫學期刊》,其出版總監Kaylene J.Kenyon表示,將嚴肅處理指控,及根據美國免疫學會關於科研不當行為程序處理。另范、潘及外科學系楊振帆(譯音)有份參與的論文刊登於《癌症細胞》,該期刊媒體經理表示,調查進行中,對學術操守不當事件會嚴肅處理。
港大生物醫學學院教授曹世華參與有關卵巢癌的研究,刊登於《英國癌症期刊》,其行政執行編輯Abaigael Brind今年8月回覆時指,已去信涉事高級研究作者要求解釋指控。《國際免疫學》、《癌症學》及《癌症快訊》指會調查事件。
《知識分子》又引述醫學院回覆指,將啟動港大《員工涉嫌不當研究行為的處理程序》來審核有關指控。根據該程序,若校方接獲學術不當行為,會交由負責科研的副校長跟進;副校長會邀請系主任及相關專家審核論文,若需要會成立調查委員會。文中指醫學院數年前已接獲投訴,但一直大事化小,要求論文作者向刊期發出更正聲明了事。
港大生物醫學學院教授曹世華昨回應本報表示,已接獲醫學院通知需提交報告,醫學院多年前曾接獲相關投訴,他任通訊作者的論文已於期刊刊登更正聲明,並曾收到時任副校長(研究)譚廣亨發信,提醒確保論文真確性。
曹世華不同意醫學院大事化小,因去信期刊解釋或發出更正聲明是慣常做法,但他承認自己有疏忽。本報昨向醫學院查詢是否會啟動相關程序,未獲回覆。
有看過疑造假圖片的醫學院教授表示,有關圖片並非整個研究中最重要的圖片或實驗過程,「應該係唔小心攞咗舊相嚟用,如果要造假,會做得高明啲」;至今未有人能指出論文數據有問題,「如果造假,數據都會唔啱」。
■記者陳沛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