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銀業績密集出台,昨日出爐三間業績中,明顯看出股份制銀行較國有銀行優勝(見表),招商銀行(3968)撇除減值撥備的盈利增長高達37%,淨利息收入及淨佣金收入均高速增長,建設銀行(939)整體財務數據較平穩,中國銀行(3988)業績則讓人失望。
記者:周家誠
內銀對於減值貸款應否作出撥備與否,有其主觀因素,若果以較為反映銀行基本因素的撇除撥備經營溢利(Pre-Provision Operating Profit,PPOP)計算,招行第三季按年升37%至353.8億元(人民幣.下同),建行則升約6.8%,中行則與盈利能力一直較弱的農行齊名,按年僅升3.3%。
建行淨利息收入單位數升
事實上,招行第三季淨利息收入升17.7%至350.6億元,相對建行及中行,升幅僅為單位數,當中中行淨息差按季收窄8點子。星展唯高達(香港)中國銀行業分析師陳姝瑾認為,反映股份制銀行應對中國減息更為靈活,主動減少較低利潤的短期同業拆借。加上積極提升資金成本較低的活期存款比例,以及做大房貸生意量,使淨利息收入較為亮麗。
即使比較淨佣金收入,國有銀行亦持續受響應國家減銀行收費政策拖累,第三季升幅仍然疲弱。例如建行僅升6%至250.4億元,中行則升7.5%至214.4億元,而沒有「為國為民」包袱的招行,在財富管理業務帶動下,淨佣金收入升近五成至138.8億元。
不過,招行第三季因撥備按年增加近1.6倍影響,主要是為小微企及非銀行間產品,使不良率按季上升10點子,拖累盈利僅升約1.1%至155.2億元。但陳姝瑾指出,若果計算更有預示性的不良貸款生成率(NPL Formation Rate),第三季度資產質素實際上較第二季度有進步。而建行及中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略升,貸款減值撥備同樣升約四成,使盈利增幅分別為0.04%及跌1.5%。
國有銀行孭「為國服務」包袱
新鴻基金融財富管理策略師溫傑表示,建行財務數據一直冠絕四大行,但若果計及股份制銀行,招行則屬於首選,「股份制銀行較為靈活,國有銀行要為國家服務,借貸予地方政府或重要基建項目,息差未必闊」。他建議內銀只適合中長線投資,短炒宜選擇有國家政策概念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