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歐三國挪威、瑞典、丹麥以民主社會福利主義享盛名,社會民主派(social democrats)以為用自由民主選舉的方式,推行社會主義,維持一個均富、平等、富裕的社會,勝於資本市場導向的資本主義。今年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初選發掘了一位「古稀新星」,年逾七十歲,比希拉莉.克林頓還要老的桑達士(Bernie Saunders),本來知名度不高,但出來競選之後,振臂高呼推行社會民主,向丹麥等國家學習,在美國可說語出驚人,但竟然因此一舉成名,民望急升,一度對希拉莉構成威脅……之後又有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蒂格拉茨與克魯明撰文稱譽推介丹麥模式,一般人還以為丹麥是人間天堂。
於是CNN記者到丹麥看一看實際情況,視察後報導如下情況:(一)丹麥人在今年六月的選舉已踢走社會民主派,選出一個中間傾右政府;新政府立即削減對新移民的社會援助,並向全國領取援助人士訂下資助上限,鼓勵領取援助人士尋找工作;(二)雖是歐洲最均富的國家,丹麥自2003年至2013年,貧富比率差距開始上升,最有錢10%人士的收入增長29%,中等家庭人士的收入只增加2.3%,最窮的階層的收入下跌1%;(三)不計收入計財富,最高10%階層在2013年控制國家80%的私人財富,比2001年的65%高得多,相比起來,美國2013年的Top 10%只是控制78%的財富,丹麥的財富集中度竟然比美國還要高。
過去丹麥一直由社會民主派掌政,行高稅率,國家總稅收高達GDP的49%,而美國只有25.4%,丹麥人的最高稅率是56%,美國則是39.6%。按理論,稅率愈高,財富集中度應該愈低,誰知丹麥卻不是這回事。內裏有甚麼原因?CNN找到兩大要點,第一點是左丁山在本欄不時提及的,量化寬鬆(QE),大大有利股市上揚,有錢投資人士的股票收益與財富增長極快;第二點,在環球經濟轉型,由體力勞動轉化為智力密集的情況下,能入大學,掌握科技工程技術的畢業生,賺錢愈多,入不了大學的丹麥中學生只能靠低收入職位糊口,故此丹麥的貧富率由1995年的3%率上升至03年的6%,難以減貧及減少貧富不均。QE只對富人有利,中國又降準降息了,內地土豪大款會笑得更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