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昨閉幕,雖然會議有關十三五規劃、改變一孩政策決定有重大影響,但對香港政界而言,最關注五中全會後的人事變動,特別是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官員「能上能下」,難怪令外界關注在政改一役表現不稱職甚至失職官員,會否在五中全會後遭問責?
有政界中人稱,中共政治局6月審議通過《關於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規定(試行)》決定,就是要在五中全會落實習倡議對官員、幹部做到「保證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要求,即凡不稱職官員不會等到「夠鐘」才調走,可立即「換人」,處理港澳事務官員自然亦適用。
政圈一直傳言中央在政改甩轆後,表面上似是接受解釋,實際上未有放棄追究責任,「通常等件事丟淡後慢慢算賬」,當日不少親北京報章引述權威消息指,通過政改的「硬任務」來自中央最高層,負責港澳事務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下令要在泛民挖走5票;有中央及港府官員揚言有信心夠票通過。回看這些「權威報道」,不單未有貨交,還弄出世紀投票甩轆事件,僅8票支持政改,「中央真係唔追究?恐怕冇人信」。
該政界中人指若按習的「能上劣汰」原則,「起碼有兩三個港澳事務官員要下馬,張德江亦要負責」,至於特首梁振英是否適用於此原則?該政界中人笑言,「內地官場話𠵱家係『習體領導』年代,咁就要問習近平先知」。
季陶
周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