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世衞剛剛宣佈,將火腿、煙肉、香腸等加工肉類食品列為一級致癌物,與煙酒同級。消息一出,本港即有兩間學校 —— 黃大仙官立小學及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一中學,率先「禁腸」,下月起為學童膳食抽起香腸。假如果全港進入「反腸潮」,所有加工肉跟香煙一樣要立例管制,無會肉不歡的港人會發生甚麼事呢?
手機用戶可到此投票: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1028/54362727
讓我們跟各位來一次終極狂想 --- 「假如明天禁香腸」:
‧首先,香腸的包裝會像香煙一樣加上警告圖像;加上「爛腳」、「骷髏骨」等照片點綴,腸腸看起來格外美味吧。
‧未夠18歲當然不能吃腸,不過愈禁,反叛廢青們當然愈要吃啦,於是學校的訓導主任有得忙了,不時要巡廁所、搜書包,捉拿偷吃腸的學生。
‧戲院場內嚴禁香腸,違例者照例罰錢。
‧出街吃飯可以叫香腸,但吃的時候請出去找個劉江華,像過街老鼠一樣在路邊吃。
‧醫生一定勸你戒腸。戒不掉﹖「電子腸」幫到你﹗
‧在辦公室腸癮﹖貼多塊「戒腸貼」,撐一會吧。
‧政府一定乘機加「腸稅」,80元一包腸,看你怎吃得起﹗
‧海關就密密打擊非法「私腸」集團,檢獲的腸腸即時BBQ銷毀。
回說現實吧,其實世衛劃分的1級致癌物範圍甚廣,除了香煙、酒、加工肉,輻射甚至空氣污染都包括其中,每種物質的致癌風險亦有高低之分 ——— 若拿香腸與香煙比較,前者的風險自然較低。具體而言,世衞引述研究指,每天吃50克加工肉,會增加18%患腸癌風險;至於別列為級別較低的紅肉,若每天吃100克則會增加17%患腸癌風險。
中大醫學院院長兼腸胃科專科醫生陳家亮早前亦向本報表示,IARC的致癌物分類,只是檢定該物質的致癌風險,而非評估其風險指數,故若說吸煙與食加工肉一樣危險,並不正確。他呼籲市民不用過份驚慌,亦無需即時戒加肉工或紅肉,只要減少進食量,避免採用高溫燒烤等煮法,已可保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