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減價22億購資產稱與黃光裕成功「講數」基金仍嫌貴

國美減價22億購資產
稱與黃光裕成功「講數」基金仍嫌貴

【本報訊】外界一直批評國美電器(493)擬以112.68億元向大股東黃光裕,收購其在內地590間國美非上市門店作價過高,集團昨宣佈與大股東「講數」成功,收購代價下調近22億元,至90.95億元,但基金經理認為修訂後的價格仍不算便宜,不排除仍有小股東不滿意。
記者:石永樂 謝嘉成

國美管理層昨於電話會議上仍無回應修訂價是否終極價。根據國美的公佈,收購代價的現金部份由22億元減少至10億元,而代價股份數目已由62億股減少至55億股,行使價維持1.39元,集團強調55億股數量將保持固定,不會因公司股份日後的股價變動而作出任何調整,以此計算,代價股份的所隱含的價值為76.45億元,另外國美向黃光裕發行認股證支付餘額。由於涉及收取的股份減少,原來持股逾32%的黃光裕於交易完成後在國美的持股亦有所調整,由原來最高的55.34%輕微下調至54.09%,意味其絕對性控股權仍能保持。

修訂方案仍待審批

國美首席財務官方巍直言,今次獲得大股東調低收購價,主要是參考小股東的意見及市場對目標公司的市盈率及每股盈利調整所致,並認為是次下調收購價乃反映大股東對上市公司支持的同時,亦希望有更多股東可以受惠。他預期於11月底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後完成收購協議,惟修訂方案仍有待監管部門審批。
外界一直批評國美的收購價過高,國美率先於月中公佈目標公司今年上半年及近兩年的「亮麗」營運數據,其中今年上半年盈利按年增長75.5%至2.56億元人民幣。當時國美指,若成功收購將令每股盈利增長0.5%。方巍昨日表示,修訂作價令目標收購公司的市盈率由原來的17.8倍下降至14.4倍,低於國美預測市盈率,合併後國美每股盈利亦會將由0.5%上調至3.6%。
有基金經理指出,雖然目標今年上半年盈利大增,但未知下半年的銷售狀況,加上目標公司過去三年每年均向國美支付2.5億元人民幣的管理及採購服務費用,收購後國美將少收2.5億元,他又指,相信國美曾與主要的股東「摸底」才宣佈今次的修訂價,然而他認為修訂價仍不算便宜,「未去到小股東一定贊成」,但綜合來說對國美仍屬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