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香園:不認輸的沈嘉偉 - 海迪

樂香園:不認輸的沈嘉偉 - 海迪

I.T(999)公佈中期業績,因8月人仔突然「暴力貶值」,嚇到公司即時終止一筆人幣定存,令滙兌出現6,600萬元虧損。當日人仔跌勢洶洶,全城風聲鶴唳,誰又有玻璃球可預知人行會出手撐滙價?所以I.T提早「投降」,海迪只覺得他們運氣不佳,實屬非戰之罪。
然而,預想不到的是,就算撇除上述滙兌損失,I.T香港的表現仍令人失望。半年做近16億生意,經營層面卻蝕9,140萬,虧損率達5.7%;就算扣除拆舊攤銷,都蝕近3,200萬,堪稱有紀錄以來最差。全靠中國及日本超水準的業績,才令整體大數未至於太肉酸。
作為消費者,不難察覺I.T近年減價已成為「新常態」。上半年I.T香港毛利率只有56.9%,為上市以來新低,較2009年金融海嘯後還要低2.6個百分點。I.T四成生意來自國際品牌,賣歐日時裝,這批春夏裝至少6個月前已訂晒貨;但到產品真正上架時,歐元、日圓已再跌多一浸,因此與一些網上代購比較,I.T的定價嚴重缺乏競爭力。除減價促銷外,別無選擇。
近月環球滙價走勢趨穩, I.T秋冬季可能無咁痛苦,但最壞情況已過?未必。I.T香港的利潤水平,過去4年持續收窄,由高峯時的8%,跌至過去兩年只有1%、2%,這是結構性問題,反映在網購衝擊及消費模式轉變下,市場已發生根本性改變。以前賣衫利潤豐厚,I.T可以豪裝靚舖、一個商場開十幾間分店;但如今I.T有必要更改成本架構,否則只會「得個做字」,勢難回復可觀的盈利水平。老闆沈嘉偉「數口精」在行內知名,但是否肯面對現實,削減香港營運規模?這可能才是最難估的地方。

海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