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市損手 國壽少賺74%中港無發盈警捱轟 股價今勢受壓

托市損手 國壽少賺74%
中港無發盈警捱轟 股價今勢受壓

【本報訊】遇上股災卻被迫「為國接盤」及「嚴禁沽貨」,中國人壽(2628)炒股損手,累投資少賺近百億元,第三季交出一張差劣成績單,遠遜市場預期,單季少賺74%至23.48億元(人民幣.下同),中港兩地卻竟然未發盈警。有市場人士批評,阿爺托市,國壽股東最終要找數,股價料有沽壓。
記者:周家誠 黃珮琳 黃翹恩

國壽投資收益第三季少賺37%至182.26億元,盈利下跌74%至23.48億元,與主要對手平保(2318)投資收益升約12%及盈利升32%,明顯相形見拙,亦反映了國企須實行國家任務的「隱藏風險因素」。國壽昨跌1.4%至30.35港元,ADR截至昨晚10時報29.83港元,較本港跌1.7%。

曾傳斥500億托市

今年第二季內地股市亢奮,踏入第三季即出現股災。國壽7月初時傳出動用500億元協助阿爺托市,大部份買入權重藍籌股及藍籌ETF,且不允許沽貨。若果以滬綜指第三季下挫29%計算,該筆投資蝕近145億元,但由於股票僅佔國壽投資組合約三成,其餘為債券、現金及另類投資力撐,使「投資收益」一項仍有錢賺。
投資者學會主席譚紹興認為,國壽傳統上持證券資產時間較長,「即使沒有國家任務,股票方面應會虧損,但不會蝕如此多。」他認為,第三季慣常是基金沽貨季節,投資取向理應更保守的保險公司,更應按兵不動,結果是基金走貨、國壽反常地加倉。
事實上,國壽中期業績前曾發盈喜,估首六個月純利增長按年升七成,惟第三季純利按年跌七成,事前卻未發盈警。

譚紹興批評,在得悉如此重大的盈利改變,國壽在中港兩地交易所均未有公告,相信已違反兩地證監會規定。他又認為,阿爺救市最終要國壽股東找數,料會引來沽壓,中線回到25元水平,連帶其他「為國捐軀」的人保(1339)及中資券商都會受壓。
中國銀盛資產高級分析員周梓霖表示,國壽可供銷售證券佔管理資產近三成,在股災時「為國接盤」及「不准沽貨」前提下,累及投資收益大跌。其基本經營業務亦不容樂觀,已賺保費由首六個月升幅達18.3%,放緩至首九個月約14%。另外,國壽計算保險合同準備金的「精算假設」出現變動,使第三季公允值變動一項虧損約49.7億元。

海通證券少賺56%

有外資保險業分析員認為,目前季度報告披露資料太少,無法得知國壽「損手」細節,相信國壽今日股價會受壓。另外,海通證券(6837)第三季盈利跌56%至9.1億元,主要是股災導致資產公允值變動虧損達57.56億元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