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退保變「不論貧富」被斥誤導周永新指政府製亂派錢印象 想市民反對

「全民」退保變「不論貧富」被斥誤導
周永新指政府製亂派錢印象 想市民反對

【本報訊】在距離退保公眾諮詢只餘兩個月,政府突然更改社會沿用超過20年的「全民退保」及「非全民退保」名稱,改為「不論貧富」及「有經濟需要」方案,前者不設資產審查,後者則設有。港大教授周永新怒斥改名極之誤導,只為引導市民迎合政府立場,「唔好諮詢啦」。據悉,兩個新名稱均出自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手筆。
記者:王家文

香港貧富懸殊情況日益嚴重。王子俊攝

本港社會早於90年代初期已討論退休保障,過去20多年一直以「全民」及「非全民」來區別設有資產審查與否,並作分析和闡述。在本周一立法會退休保障事宜小組委員會上,政府提交的文件也以「全民」及「非全民」稱謂。但扶貧委員會昨開會通過今年12月進行的公眾諮詢,以「不論貧富」及「有經濟需要」方案取代。
扶委會認為過往籠統把兩大退保方案稱為「全民」和「非全民」,未能指出兩者受惠對象的特質,故建議在諮詢文件中改用「不論貧富」和「有經濟需要」方案;前者指不設經濟審查,向所有長者提供劃一金額,後者則有優化現行設經濟審查的措施以幫助有需要的長者。

新名出自張建宗

據了解,昨在會議上,商界代表普遍支持改名,包括職業訓練局主席陳鎮仁、新世界發展主席鄭家純等,均認為新名「幾好」、「合適」;但社福界反對,包括工聯會會長林淑儀,認為改名具負面標籤,且議題敏感,不夠中立,尤其「不論貧富」,刻意予公眾感覺「有錢人攞到,窮人又攞到」。委員對改名意見不一,扶委會主席林鄭月娥雖沒表態,但最後決定「維持原判」,諮詢文件將採用「不論貧富」及「有經濟需要」來區別退保方案。據了解,林鄭在會上透露,兩個新名稱均出自勞福局局長張建宗手筆,更稱讚他「文筆好」。

諮詢期餘兩個月

受政府委託研究退保的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周永新直言改名絕無需要,「呢個係極之誤導性,根本達唔到諮詢目的,只不過係引導市民講一啲政府想講嘅說話」。他強調全民退保是保障長者有穩定收入,但政府刻意簡化成「不論貧富」,引導公眾傾向,以為是「亂派錢」而提出反對,「一定唔係一個客觀同中立諮詢,已經冇乜期望」。
為期6個月的退保諮詢今年12月展開,諮詢文件共有8個章節,包括人口老化問題、政策理念及海外經驗等。據了解,諮詢文件會分析「全民」及「非全民」退保方案;前者以周永新團隊提出的「老年金」方案,後者則參考民建聯及新民黨的經濟審查方案,再提出一個優化長者生活津貼的模擬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