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識的公關朋友不少,這一篇文,各位朋友,請不要對號入座。香港無疑有許多極專業也很清楚自己在做甚麼的公關,但有更多不知道自己的位置,那副嘴臉總是教人哭笑不得。
除了寫報紙專欄,我也有電台和電視台的節目,每個星期我要的題材,最少也要四、五個,節目嘉賓也最少要一、兩位。所以,有公關朋友說他的客戶要上我的節目,無任歡迎,但也希望各位明白,我要向觀眾聽眾讀者問責,若你要我依足閣下的劇本,煩請聯絡廣告部的朋友。不過,先旨聲明,自說自話的廣告,我見得多;大多數的硬銷,無異於倒水落海,我個人建議你們為客戶省下這一筆,算是功德。
我見過太多不稱職的公關,自以為是盡了責,把了關,其實是在老闆和客戶面對公眾之前就犯了眾怒。多數高層和老闆,都是見過世面之人,你們的責任是為他們找出一個有智慧的答案。有些問題,就算我不提出,你覺得觀眾聽眾讀者在心裏不會問嗎?你們有權不回答我,甚至不上我的節目,但不去面對現實,損失是你們。
另外,請容許我坦白地問一句:「公關公關,你們知道甚麼是公眾,甚麼是關係嗎?」可能你的客戶,你的老闆是你的全部,可是在公眾眼中,他們只是陌生人。然而,在你們心目中,公眾是面目模糊的,又或者是兇神惡煞的,結果作用力等於反作用力,你們的老闆和客戶,就算沒有任何原罪,在鏡頭前在咪後,都被人覺得是有所隱瞞,言不由衷。你們可知道,對公眾的最大侮辱就是低估群眾的智慧?
自稱是公關的大哥大姐,你們知道甚麼是「關係」嗎?關係,難道就是曝光那麼膚淺?我經常說,要出位,剝光豬到皇后大道中跑一趟,你總會有15分鐘的「關注」。不過,要make a statement,除了要曝光,更加要有個立場。有立場,有定位,才有可能找來其實價值相近的人,站在自己的一方,這樣才算是關係的開始。立場,可不一定是政治,就算是產品設計的原則,其實都是一種立場,像Android對iOS便是一例。可惜,公關行業中,操作的人太多,思考的太少,反來覆去都是陳腔濫調,講原則,實在太沉重。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