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撞汲水門橋】
【本報訊】上周五躉船吊臂猛撞汲水門大橋,帶出香港主要大橋均沒防撞預警系統保護,但理工大學4年前開始研發橋樑防船撞智能監控系統,利用衞星定位及攝錄鏡頭監察,倘發現大船過高或偏離航道致可能撞橋即會發預警。有立法會議員促政府考慮安裝類似系統,免再有大船撞橋令交通癱瘓。
記者:張珮琪 梁瑞帆
理大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倪一清教授稱,2011年受委託為浙江省興建中的椒江二橋研發防船撞橋智能監測系統,該系統把AIS系統(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用衞星為船定位)引入橋樑工程,並在橋上安裝攝錄鏡頭,收集500至1,000米內的船隻位置、長度、高度、速度及航向資料。一旦電腦發現有大船行駛方向偏差致可能撞向橋躉,或是船身過高可能撞向橋底,系統會透過AIS系統通知大船,要求船長減速或轉向。
橋躉設感應器計撞擊力
若大船無回應或失去動力無法轉向,系統會發警號及亮警告燈,同時通知橋上人員疏散,甚至封橋,以確保大船一旦撞橋也可避免傷亡。若船撞橋後,系統裝在橋躉內的感應器亦可即時計算撞擊力,分析大橋結構受損程度。理大副校長(科研發展)衞炳江教授希望政府將來興建大橋時能考慮採用這預警系統。
立法會議員范國威稱,雖然橋樑防船撞預警系統成本不菲,但他指汲水門大橋及青馬大橋屬出入大嶼山唯一陸路通道,故認為值得考慮引入,他會研究與運輸部門商討,另明日(周三)立法會會議料有四大政黨同時提出緊急質詢商討撞橋意外。路政署未有正面回應會否考慮引入大橋防撞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