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戰裸奔女孩中彈痛足40年激光治療盼重生

越戰裸奔女孩中彈痛足40年
激光治療盼重生

越戰結束40年,但戰火在她身上留下的印記甚至痛楚,一直無法磨滅,直至近日她開始接受激光治療,新生活曙光終於乍現。
1972年6月,當時年僅9歲的越南女童潘金馥(Phan Thi Kim Phuc),被南越軍隊誤投到民居的凝固汽油彈所傷,喊着「好燙好燙」裸奔逃命一幕,被美聯社攝影記者黃幼公(Nick Ut)拍下,成為越戰象徵,照片之後更贏得普立茲獎。

潘金馥裸奔逃命的一幕,成為越戰經典照片。美聯社

但獎項背後是潘金馥不能言喻的無盡傷痛。當時凝固汽油彈就像啫喱般黏着她,令火燄在身上燒了一段長時間,傷及膠原蛋白層令表皮大片大片剝落,留下的疤痕足足比正常皮膚厚三倍,由左手、左臂再上頸,到髮線,再落至幾乎整個背部。
多年來潘金馥忍痛做伸展運動以保持活動能力,但受重創的左臂畢竟不如右臂靈巧,追逐不了彈琴夢,每當居住地加拿大轉天氣,就更難熬。
「多年來我幻想着在天堂沒有傷疤、沒有痛楚的日子。如今天堂竟在人間!」現年52歲的潘金馥,口中盼望來自美國邁亞密皮膚科醫生魏貝爾(Jill Waibel)的義舉。接到潘金馥有關激光去疤的查詢後,魏貝爾提出免費為她治療,駭然發現潘金馥全身竟逾三成嚴重燒傷,「當時而言,只要有一成皮膚燒得這樣厲害,很多人都已活不來」。

黃幼公(左)與潘金馥情同父女。

與攝記情同父女

包着毛巾、服止痛藥、皮膚被激光照得泛紅,雖然未來八至九個月還要做多七次療程,過程漫長,但一切對潘金馥而言不算甚麼,因有丈夫與黃幼公伴侶在側。黃幼公當年按下快門後,並非第一時間拿照片邀功,而是送潘金馥等小孩到醫院,並不時探望她直至越戰尾聲撤離為止,即使潘金馥後來負笈古巴、婚後逃離到加拿大,兩人亦保持聯絡,情同父女。
然而皮肉之苦可治,卻「無任何手術、藥物與醫生能醫好我的心靈,只有神愛我的奇蹟才是例外……希望有朝一日我可以擺脫痛楚」。
美聯社

越戰在潘金馥身上留下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