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物體積小 雷達難偵測

漂浮物體積小 雷達難偵測

【本報訊】今次噴射船疑撞海上垃圾肇禍,專家指雖然噴射船已裝有雷達,但海上垃圾常分散於海面兼體積不大,時速可達70至80公里的船隻未必能及時發現及轉向閃避,故海事處應加強清理航道漂浮物,保障乘客安全。
香港工程師學會機械、輪機造船及化工分部前主席司徒家成指,客輪夜航已有三重防護,除有雷達偵測方圓一浬內物體,亦會透過監察紅外線夜視器掃視海面,南丫海難後海事處更要求100人以上的客輪必須增設瞭望員當值。不過海上障礙物多,若直徑小於1.5米的垃圾在海中載浮載沉,即使雷達或瞭望員亦未必能及時偵測到,造成盲點。

海事處不主動清垃圾

海事處職工盟分會主席陳耀國指,海事處未外判清潔船前,曾有清潔船駐守長洲至大嶼山主動清理海上垃圾,但外判後卻要收舉報才清理,故促處方停止外判人手。香港海員工會主席李志偉亦指清理海面漂浮物是海事處責任,若因漂浮物引起撞船,海事處需要負責。
■記者莫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