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突然感覺胸口隱隱作痛,甚至連深呼吸都有困難或「唞啖氣都痛」,又記不起曾撞傷跌倒,不少人會擔心是否心臟出問題的先兆,骨科醫生表示,症狀或是由肋骨發炎(costochondritis)引起,常見成因如坐姿不正確、經常寒背、背囊太重或揹背囊姿勢不當、健身時不慎拉傷或創傷,都會增加肋骨發炎風險。
記者:梁麗兒
肋骨發炎是指肋骨與胸骨中間的肋骨軟骨發炎或肋骨肌肉發炎,最常見發生於第5節至8節的肋骨軟骨。荃灣港安醫院骨科顧問醫生霍偉明表示,不少肋骨發炎病例成因不明,病人「多數唔記得幾時整親」。
健身揹背囊姿勢不正
霍指部份肋骨發炎與意外創傷有關,例如因電單車意外或工傷墮地、打架時被人「打心口」等,也有可能是細菌感染引致,例如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弱人士,因感染金黃葡萄球菌導致肋骨發炎。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亦容易出現肋骨軟骨發炎。
健身姿勢不正確也是高危因素之一,霍指健身時一些涉及擴胸或扭動上身的動作,會有過度拉傷肋骨軟骨或肌肉風險。
上班族長時間用電腦,若有寒背問題令身體經常重心傾前,都會加重肋骨肌肉負荷;同一原理,背囊太重或揹背囊姿勢不當,令身體過度傾前,都有可能引發肋骨發炎。他建議揹背囊時應腰背挺直,避免背囊太重,同時要留意日常姿勢,提防寒背。
霍偉明表示,臨床上因為胸口痛而求診的個案,約三成與肋骨發炎有關,顯示肋骨發炎十分常見,患者多數為40歲或以上人士。受發炎影響會出現胸口痛、唞氣辛苦,尤其深呼吸、咳嗽、垂低身體或抬起頭期間。部份肋骨發炎病人會因劇痛難以入睡及不能側睡,一般身體不郁動時痛楚就會減少。
數星期內可自行康復
若懷疑病人出現肋骨發炎,霍偉明表示,一般會處方消炎止痛藥,並且安排病人進行物理治療,學習胸部及肋骨肌肉伸展運動紓緩疼痛。磁力共振及骨質掃描等檢查雖然可幫助診斷是否肋骨發炎,但因為檢查價錢昂貴,較少讓病人進行。
大部份肋骨發炎個案,可於數星期至數月內自行康復,毋須做手術,但病人期間要多休息,避免進行太粗勞的工作,康復後日常要多做胸部及肋骨肌肉伸展運動,有助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