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人出頭天做補習搵大錢

文科人出頭天
做補習搵大錢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前愛將陳岳鵬加入政府,出任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同時與葉劉關係決裂,葉劉更曾公開指:「發覺有啲(人)都係搵我做跑道」。不過千萬年薪的補習名師林溢欣,其中大的恩師歐陽偉豪坦言不介意為學生「起機」,認為大學其中一個使命就是當「靚跑道」讓學生老師自由飛翔、自由奔馳,直言:「如果做到一條好有建設性、優質嘅跑道,去幫人『起機』咁我覺得又冇乜嘢」。

記者:黎靜珊 攝影:楊觀賜

林溢欣中大中文系一級榮譽畢業、中文系哲學碩士,教過他的中大中文系高級講師歐陽偉豪博士直言,林的年薪「去到滙豐控股主席咁嘅level(程度)」,頗令人震驚、羨慕和妒忌,他認為林打破常規,讓社會知道文科人並非只可任教師,補習的收入也可以等如甚至超越律師、醫生。

對於坊間經常標榜補習名師的學歷,如「香港大學碩士英文科名師」、「中大中文系碩士級講師」、「一級榮譽」等等如此名銜,名師借助大學的名聲及力量塑造「名師」形象,歐陽偉豪大膽提出將教導知識與全人發展訓練分家,群體、禮貌、溝通等全人發展訓練由日校處理,中英數通識等學術知識,交由「專業」的補習老師教導。

曾與林溢欣一起出書、千萬名師的老師歐陽偉豪,對林投身補習界並不驚奇,亦對其「成就」表示高興。不過,他指林有高學歷,高考3A(中國語文及文化、中國歷史、中國文學),加上適逢中學舊制轉新制,中文科又被稱為「死亡之卷」,在這個特定時勢之下,「唔係佢(林溢欣)都總會有另一個人去到呢個位」。他又稱,如林可將賺來的錢作推廣中國語文之用就更好,「當3000萬,攞1000萬嚟成立推廣中國語文基金,錢只是工具,如果可用來推廣教育,咁就更加『靚仔』喇」。

今年8月有家長不滿本港填鴨式教育,去信教育局申請「在家教育」,讓11歲由廣西移居本港的兒子李科成在教育中心上課。另外,直資傳統名校拔萃女書院鑒於10%學生在今日文憑試中文科「肥佬」,失去升讀本地資助大學資格,向教育局申請明年起中五開辦一班考英國高考,讓中文較弱學生選讀,使學生可循非聯招報讀8大。

在歐陽偉豪眼中,多人補習只是對現時教育制度不滿其中一個「警號」,冰山一角,既然教育體系無法滿足需要,「唔夠食」的學生及家長就要「搵嘢食」,或「在家教育」或另闢蹊徑。他強調日校教師與補習老師並非對立,可能日校老師要兼顧太好教學以外其他的事情,如行政事宜等,補習老師只需專注教考試技巧等。

美國著名教育家John Dewey曾說「教育即生命(Education is life)」,歐陽偉豪將之延伸,「生命充滿無限可能,所以教育都充滿好多可能」,補習風潮只是其中之一。他認為,不應單純批評補習老師「市儈」,而補習本身不算是教育行為,又以教車師傅為例,「教車師傅就係操好你嘅技術,去考好個牌」。他指補習老師可說成「正視」考試需要,提供技巧讓莘莘學子考好公開試,「好似美容院或者減肥院幫你變靚啲,知識唔好幫你變多啲」,當中不涉及訓練獨立思考等「高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