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10月21日是《回到未來》日,全球很多戲迷都用不同方法紀念這個虛構的真實日子。有外國財經網站替主角Marty McFly計數,若果他由2015年重回1985年後,拯救女主角之餘又買入30年後仍存在的Nike股份(戲中着了未來Nike鞋),每7.8萬元就變成3,658萬元!根本不用擔心於「未來」被公司「炒魷魚」。
若果情況放在香港,一個1985年的人,用時光機去到2015年銅鑼灣「兜個圈」再回到1985年,他會買甚麼股份?
現時銅鑼灣「通街」金舖及化妝品店,有理由相信,來自1985年的人很自然覺得珠寶首飾及化妝品「好景」,用時光機回去後,很大可能會買入莎莎(178)或周大福(1929)等股份(當然要等到公司上市才能買)。
1997年上市的莎莎招股價是2.38元,2011年上市的周大福招股價是15元,假設於兩者上市時各認購50萬元股份,按上周五莎莎及周大福收報2.52元及6.69元計,撇除股息收入,多年下來,股份總值由最初的100萬元「縮水」約25%至75.2萬元。「回到未來」變「未回到來」(未返家鄉)。存在不代表是「賺硬」的。
密西比